梁进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5 — 几何d 精选
2013-7-16 10:03
阅读:18709
标签:数学, 几何, 艺术, 绘画

   工业革命以后,许多人力的工作逐渐由机器代替。一大部分作为高级技师的画家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特别是19世纪初照相机问世让一大批画师丢掉了饭碗。同时摄影艺术由此诞生。在这前后绘画的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当然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艺术永远有着勃勃的生机。他们面前的方寸画布,不再只是要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镜面,而是宣泄他们对世界理解的舞台。所以这段时间也是流派频出,画样翻新的年代。而几何在绘画中的角色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精细的结构支撑变成直接跳到台前,以自己简洁的方式诠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情绪、意念、气氛等抽象元素。

   康定斯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康定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莫斯科大学就读法律和经济学。1896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俄国革命后返回莫斯科,1921年回到德国,1933年被纳粹关押,后定居法国,1944年逝于巴黎近郊。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抽象艺术的先驱。

   康丁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描画音乐。这种特异功能对他的艺术产生主要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康定斯基的名言: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 在他的画中活跃着各种几何元素,他用这些元素来表达音乐和其他抽象概念。在他的画里,绘画、几何和音乐得到了完美地融合。下面他的两副画是他的代表作。分别是1923年作的Composition VIII 和1939年作的Composition X 。有人译成第八乐章和第十乐章。



   下面再贴上我上个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提森·波尼米萨博物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所拍到得几幅充满几何元素的现代画与大家共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梁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46-70851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