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学院院士增选的两轮名单对比,解读后,发现:科学院院士增选直接给出的信号是:1)寻找新兴学科的代言人。在获选人水平均为半斤八量的条件下,以中科院和北大为首选单位,表明以后将以这个单位为依托来推进该学科的发展。2)所寻找的增选人应年富力强,能够完成所应代言的学科的基本学科活动组织和学科的决策性(领导)功能。尽管这种职能是间接的。3)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长期以来的院士增选的“学术水平或学术贡献的肯定”这一奖励性导向,而是直接向“学术性决策谘询机构”转化。
简而言之:科学院院士增选给出明确的信号:学科结构和职能并重。
由此可以推测:未来的科学院院士中的这类成员将会是事实上的学科领导性人物,对他们的考评将是:所代表(言)学科的发展情况。
因而,撇开他们的个人学术水平而言,由这类科学院院士形成的、一个有很大的间接决策性(领导)功能的、学科代言人结构将是未来的、推动学科进展的主要功能结构。
也就是说,科学院院士将分成三类:1)奖励性的;享受型的。2)靠边站的;因为莫种失败而受到制裁的。3)活跃型的;忙于完成所应代言的学科的基本学科活动组织和学科的决策性(领导)功能。
也就是说:在相当程度上认同我国科学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因而放弃单纯的 “学术水平或学术贡献”的标准,而是把“代言人”的代言能力及他的“依托单位”是否为理想的“代言单位”作为更重要的标准。
这是因为:我国有一个庞大的学界人群,无论水平高低,总要有“领导”才行的。
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有很多领导被作为增选人,那是因为误读。
由于相当比率的“代言人”或“代言单位”的表现将是失败性的,(好办,把他们转为:靠边站的),因而,科学院院士增选的工作将持续进行。
与国外标准相对脱钩,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走自己的道路。
因而,在国际交往中,科学院院士的称号将等同于:学术领导(机构)部门的代表人身份。
这就是中国特色。
也就是说:中国科学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关专题:院士话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建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9-47621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