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滑坡的地震波反射探测技术

已有 3265 次阅读 2017-6-25 10: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国原地矿部、煤炭部等的地质勘探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是物探队,这类单位在1990S2000S20年里,基本上是处于自灭状态。但是,有那么一批物探技术人员,边研究、边实施用物探方法来评价滑坡的风险。

       早期用的主要是直流电法,探测地层的电阻率。一般而言,低电阻率的层位对应于未来的滑坡界面。这个结论是国内外用电法探测滑坡分险的理论基础。

       但是,有了滑坡界面的形态和几何深度,如何计算界面上部岩体的滑坡应力则是物探单位没有掌握的技术。这是工程力学专业的范畴。那个时期,物探单位基本上是只出人不进人的,从而,只能在没有后期力学评估的基础上提交探测成果报告。这样,探测结论的可靠性就被与探测技术无关的后期力学评估所决定。

       这个问题的出现导致地震勘探技术的介入。地震反射波法能确切的探测弹性界面,确定其精确的形态和深度,而且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一般的是有良好的工程力学基础的,从而,地震勘探能给出确切的结论。也是令用户信服的结论。

       滑坡风险的地震波反射探测技术实际上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成熟(我是该技术的负责人,团队10人,仪器装备价值1000万,研究耗时8年。我感谢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理论基础不保密,技术成果不保密,也已发表论文。但是,按参与单位的合作约定,技术细节及关键保密)。那么为何不推广呢?

1. 首先是成本,对一个村庄的评价大概需要10-20万左右。由于村子一般没有这笔钱,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直拨。所以没有被推广的现实性。

       2. 技术人员没有来源。地勘的不景气造成部分地勘人员转入滑坡探测和评价,基本出发点是为了生存。高校基本上不培养,行业基本上不接受。所以,老的技术人员一退休,这个单位就失去了这项技术。很多的技术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而不是写在论文上的)。

       3.学界专家的阻力。我国有那么一批专家,以论文为依据,对一切技术都是以绝对自信的姿态,断言这是不可能的。当地方政府部门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一般给出的结论是:那是骗人的,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能拿出大量的论文或专家意见来证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4. 没有合法的鉴定书。企业管理类的地勘单位没有科研项目的立项资格。从而,也就不会有科研成果鉴定书。每次谈合同,用户总是要我出具科研成果鉴定书,我只能解释再解释。好在我有留学背景,有博士帽子,单位名称也唬人,所以,有少量的合同是谈成了。概括为,由于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单一性,该技术没有推广的合法性。

       5. 边研究、边实践本身的风险太高。由于没有科研经费,也没有上级拨款,我们只能把收费升高。而出于职业道德,我们只能对成熟和可靠部分进行承诺。而对于实验性的技术部分不加说明。从而,用户总是感到收费太高。而我们又觉得,在低高收费条件下,达成合同目标的风险太大。因此,客观上也难于推广。

       6. 厂家退出行业。这对于这项技术的打击是毁灭性的。2004年,厂家退出行业(国企机构调整)。为我们研制的专用仪器没有了生产厂,此后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更新(维修)仪器,推广就绝对的不可能了。

       7. 学界的理论争论波及行业。大多数专家掌握的是理想介质的波动理论,对于Crampin的各向异性波理论持批判态度。而滑坡风险的地震波反射探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各向异性波理论。所以,在理论基础上的被批判直接的引发对技术的全盘否定。

       8. 不当的市场竞争。冒牌单位纷纷出来争市场,声称拥有更好的技术,或是价格低的多。

       2004年,当我确认厂家退出后(没有大钱和大人才,生产不了这类仪器),也就只能中止这项技术对用户的服务,关闭此项研究。2年后,就再也没有用户来联系了。说明市场的需求是旺盛的。

       就我所知,滑坡的电法探测技术被很多的个体使用,基本上在全国普及。而高可靠性高精度的地震勘探技术也被少量专业单位所使用,所以,相关技术还是会被再次研究和发展的。但以我个人的估计,使用滑坡风险的地震波反射探测技术的单位基本上是私人公司,在进入这样的与政府打交道的项目上会碰到我当年所碰到的所有问题。他们的地位是绝对孤立的,从而大概是失败的。

       这个案例具有代表性。绝对意义上的代表性。如能消除此类问题,则我国必定是科技创新的大国。否则,就不知道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9-1062817.html

上一篇:耗时20年才消化了Crampin的各向异性波理论
下一篇:弹塑性力学的物性方程
收藏 IP: 211.142.128.*| 热度|

4 魏焱明 姬扬 黄仁勇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