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新著《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是他四十年前旧稿修改后的作品,他说自己的书稿没有没有正式出版的,唯有这部小说。2020年开始修改,2022 年完成后记,随即出版,也很快被翻成中文装祯精美译文一流,有时间心也静的下来爱书人,或可慢慢品读。看来村上先生很推崇拉美作家,书中也引用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话。我很怀疑今天年轻人是否还有耐心读完这本书,一开篇像是《情书》的故事,书中的“我”十七岁,高三男生,与十六岁的高二女生“她”因校内作文比赛双双获奖而结识,进入了青涩的恋爱,却还有一个平行世界,少女还是十六岁,是一个“坚不可催”高墙内小城的图书馆管理员,“我”却已是中年,“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告诉我来图书馆的读者是“读梦人”,读的是作者的“旧梦”。书架上排列着不计其数布满尘埃的卵形“旧梦”,“我”成了图书馆唯一的“读梦人”,这也是“我”的工作,一天最多读三个旧梦。
小说意识流荒诞,情调也调的不怎么色,另类“物哀”。焚亡者(以独角兽代某类人)青烟在城外日日袅袅……这应该与他重新修改的时间节点有关。反正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他名气又那么那么大,买这本书甚至认真读完这本书的人,绝对数应该还是不少,日中出版商肯定还是可以赚钱的。
博尔赫斯说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村上先生说去图书馆读书读的是别人的“旧梦”。不管怎么说,读书圆己梦,是一条铁律。前不久一个名叫舒秦蒙的五官科医生成了“网红”,他送上某平台的笔记成了“爆款”,感动了无数人。报道说,他的父亲是复旦附属中山医陈灏珠院士的第一位博士生。秦蒙幼时家中经济拮据,父亲心心念念的医学巨著无力购买,母亲便提议每日相伴去书店阅读。母亲应该是个古典文学爱好者,借这机会也读了不少家中没有的好书。此后数月,父母雷打不动地在新华书店的书架间,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父亲逐页啃完厚厚的内科学专著。这份执着与坚持,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父亲在专业图书之外,还会向他推荐《增广贤文》与雨果、哈代的经典名著;母亲则倾心分享《毛诗原解》。与父亲类似,初到上海的他面对医学典籍艰深难懂、医患沟通无从下手、对疑难病例手足无措,复旦附属医院眼科教授、导师徐格致带着这个年轻医学生走进复旦上医图书馆。
时间关系,给各位分享其《他走了二十公里来看病》部分内容:一日暮色将至,一名50多岁、皮肤黝黑的男子在诊室门口探出脑袋,他的眼内严重出血,而B超等门诊检查已结束。舒秦蒙忍不住问:就不能早点来吗?
男子称很早从山里出发了,走了二十多公里到县医院,但县里医生说看不了,让他来上海看,他又辗转颠簸数个小时,赶到市中心这家医院,抵达时已临近门诊关闭时刻。
得知患者带的钱有限,秦蒙逐间诊室连蒙带“搜刮”,凑了十几瓶检查用的硼酸洗眼液送他,“够你用很久了”。
又一个临近下班的黄昏,一位康复得很好的男人坐在他面前。翻开病历,舒认出了自己的笔迹。“你送过我眼药水,我想谢谢你。”男人说。无数网友留言“看哭了”。
报道结尾,看来只有爱好文学女记者能写出这段话:“在医学照进现实的明暗交界处,舒秦蒙以温柔为针、共情作线,用独有的人文缝合术,悄然弥合着患者破碎的希望,也温暖着无数陌生人的心。”(参见《新民周刊》2025 年第20期/边欣月/文)
时间还有点,还说点算法趣事。手机上我只看凤凰新闻与网易新闻,它们与京东“绑定”,我在京东搜索耳机但最后没下单,凤凰新闻便不断在新闻间插进苹果耳机广告,大有你不下单它死不休的劲头。另外应该也算出使用者性别年龄,三则新闻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标题:《科学证实:前列腺问题务必用这一招!》下面有极小字体“广告”。老江湖老秦岂会上这些当?而且它没算对,我前列腺还就没问题!但还是不太对得起这网站,只取免费的,不要贵的与收费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国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8-149378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