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柱
“双五二”
2025-4-2 11:12
阅读:678

       厦门大学很快迎来建校 104周年庆典,有人或会认为,应该将明年视为相对重要庆典之年,好比福建泰宁,传统上是5天一个赶墟日,10天为一个大墟日。中外习惯大体类似,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许多国家都会隆重纪念。

       那怎么让 104 这个似乎不太重要的年份“重要”起来?如果老秦能参与策划,我建议主打一个“双五二!”五二加五二,一百零四也。

       先谈第二个五二的开局之年,即 1973年,厦门大学在科研、学术和社会影响方面有一些重要事件和发展,以下是主要新闻和动态,可以在校庆活动中突出宣传:

      1. 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1973年,厦门大学校友、数学家陈景润发表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1+2”证明的详细论文,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这一成果被认为是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陈景润也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2. 寄生虫学研究助力内蒙古畜牧业。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唐崇惕(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与父亲唐仲璋(同为厦大教授)合作,深入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研究牛羊胰脏吸虫病,提出防治措施,减少牧民经济损失。这一研究奠定了厦大在寄生虫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3. 王亚南校长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1973年,著名经济学家、《资本论》译者之一王亚南(曾任厦大校长)的影响力仍在延续。他在任期间推动厦大经济学科发展,并曾发掘陈景润,使其重返学术研究。 

      4. 厦大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厦门大学继续执行“工农兵学员”招生政策,其中在内蒙古招收了36名工农兵学员,为边疆地区培养人才。 

      5. 化学与催化研究进展:厦大化学系在蔡启瑞(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带领下,继续推进催化化学研究,为中国的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总结

      1973年仍处于“文革动荡”之中,但厦门大学在数学、生物学、经济学和化学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尤其是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为国际瞩目的成果。同时,学校在服务社会(如支援内蒙古畜牧业)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乃盛世之年,厦大前景,还用担心与多说吗?

       至于第一个五二,那就照惯例,饮水思源,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必须年年说永远是突出重点!

       网上总在调侃如今的许多家长是“鸡娃狂魔”,不配做孩子的“人生导师”。怎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下一代的“人生导师”?大学教育责无旁贷!双五二庆典,还可以就第三个五二,提出愿景:凡出了厦大门,不管从事哪一行,通识教育基础个个扎实,皆能首先为自家娃合格的“人生导师”!陈嘉庚先生与众多故去先生在天之灵,当欣慰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国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8-148037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