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研:大作慢成 精选

已有 11539 次阅读 2012-4-5 09:2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大作慢成

进入科研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个误区,那就是急于证明自己,急于有个好东西。年过四十,才发现这是个错误。道德经说:“大器晚成”,也有马王堆帛书写成:“大器曼成”。两者皆是,但稍有差异。前者说,大器者很晚才成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是大器,但是很晚才成,侧重于晚的可惜;另一种是大器尽管很晚,终于成了大器,侧重于大器成的可喜。而大器曼成解释为大器慢成,意指欲成大器者,需要慢慢来,不断地琢磨,然后成为大器。在中国的今天,在巴不得一夜之间就拿NB奖的时代,更需要强调类似的理念,虽然未必成为大器,但是对于好的科研工作,需要:大作慢成
 
一、大作首先应该是突破性的。没有突破,就没有新意,不管内容有多少,都不会有人在意。这种突破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必要的条件。但是所有的突破都不会是平地而起。所谓厚积薄发就是此意。但是厚积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过程不够长,就说不上厚。突破应该是冰山的一角,而不是墙上的芦苇。否则即便看上去很美,也是短暂的。好东西往往都是成长缓慢的,木材表现的非常明显,紫檀生长速度最慢,也最好,杨树很快,但是作为木材,材质就不是很好。做科研也应该如此,慢慢的做下去,最终有了突破,才是好东西。
 
二、大作应该是系统的。一个独立的定理或者发现,犹如天上的流星,固然很美,但是还不能成为大作。真正的大作往往是成体系的,内容包含了大的,也包括小的。只有干没有叶和枝的大树是不存在的,没有庞大的根系的大树也是不可能长成的。因此,做科研想做成大作,代表作,就需要全面而系统深入的研究,最终有了标志性的成果,作为树上花朵。由于系统性,这个过程肯定就快不了。做科研,可能需要在一个点的周边做点辅助工作,然后逐步深入,从理论到应用,都要有些好东西,最后才能是大作
 
三、大作应该是有长久生命的。记得金庸有一次被采访,问他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他说,如果100年后还有人读,就应该是好作品。我认可这个观点。科研成果也应该如此,100年后还有人记得,才是真正的好工作,才能称为大作。但是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有如此寿命呢?慢慢长成的作品才更有这个机会。自然界中,长寿的都是生长缓慢的。比如乌龟,松树等,都是生长缓慢的。快速生长的物种来不及消化成长带来的毛病,死亡是因为成长太快。科研成果如果是快速制造的,中间一定有其重要的缺陷。当然有些思想可能并不会消失,可是作为完整的工作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其中的缺陷。
 
四、大作应该是中性的。带有偏见的作品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作,而具有太强烈时代特色的东西作为历史可以,但是作为人类精神的食粮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哲学强调“中”,实际上,也只有中性的对象才具有永恒性。但是作为科研人,懂得中性,懂得不偏不倚,是需要时间的。作品如人,如果不懂什么是中性,那就不可能创造出中性。我们需要时间去磨练自己,去除自己修养中过于激烈的成分,过于现实的成分,也许就能够慢慢得到好的成果。而这样的成果能够成为后世不断吸收的营养源泉。
 
五、大作应该是自我挑战的极限。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也让别人满意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的极限。我们的智力都差不多,随手拿来的东西作为玩具可以,但是希望是个大东西,那不可能。就好比在运动场上,没有谁能够面对别人的竞争很潇洒。大家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很多时候,真正的好作品是让自己都叹为观止的,可能达到那个高度只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好比刘翔,能跑12.88秒,也可能一生就那一次。但是那就是极限。但是挑战极限那就需要首先先让自己能够挖出自己的潜能,然后慢慢等待挑战极限的机会,最终可能做出真正的大作。
 
人人都希望有自己的代表作,但是要知道什么才是大作,大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心急是没用的,浮躁更是有害。做科研是一生的事,不是短暂的娱乐或者生存的手段。让自己最终满意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慢慢地积累,做点系统性的工作,不断地小突破,不断地消除内心的偏激,培养中性的修养,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或许有机会做出点有生命力的成果,也许就能让自己不后悔。
 
2012.04.0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555539.html

上一篇:科研人生:学会专注
下一篇:学习:从一道博士考题看工科数学教育的不足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72 陈学雷 刘艳红 金星宇 马欣然 刘亚俊 陆俊茜 卢湘岳 李力强 曹凯 郭向云 张坤 李土荣 周永胜 李双双 周春雷 张伟 王继慧 李毅伟 胡宝群 肖振亚 张玉秀 丁大勇 水迎波 刘晓松 吴斌 王伟 张军波 陈宁 徐留芳 孙长庆 石磊 陆炉平 施玉梅 高维明 方琳浩 康维钧 曹聪 苏盛 霍开拓 何应林 赵志立 吴锦宇 易凯 张敬 向剑锋 刘文 贾伟 赵煜辉 李启明 杨正瓴 黄继红 刘世民 王婵娟 李宇斌 杨冬 丁国盛 thubwli jsz007 yunmu appleson166 MassSpec1688 lingling101 neilchau happyspoon xindaxiang2 hmaoi iamtalent ahsys wanghaiyu66 wsqwerth adinaliu zhoubukang

发表评论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