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阅读:大脑需要准备多少种模式 精选

已有 6552 次阅读 2011-11-21 18:12 |个人分类:读书偶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模式, 读书

     读书,对于我们做科研的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说读书的方法,似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但是最近读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爱莲心(Robert E. Allinson,地道的美国人)写的《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一书,书中详细而深入的谈到《庄子》一书如何解读的问题,很有启发。联想到以前看到的梁漱溟的《我的自学小史》中提到的读佛经的方法,结合关于理解力方面的资料,我认为,怎么读书,实际上并不是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就我个人短短三十年几年的读书经验,我认为,我们的大脑需要准备不同的模式,才能读好不同的书。
 
  模式一、逻辑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读书的时候,不断地对阅读的内容和书本自身或者其他已知的内容间建立逻辑关系,并通过逻辑分析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必要进行吸收或者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在高速运转,不停的在检索存储于大脑中的内容,并不断的运行判断分析程序。读专业课,读教材,无疑都需要这种读书模式。有些古文也需要这样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是很快的浏览,而是字斟句酌,甚至前后不断切换,以确定其内在的联系。读很多经典的文献也需要这样的方法去读。否则,就只能知道表面的意思,而不能很深入的理解其内容。很多同学读教材象读小说一样,读文献象读《读者》杂志的文章一样,这是非常严重的缺陷。为了读好经典文献,必须学会字字分析,尤其是作者的Introduction部分,要不要其烦的抠进去,领悟作者的整体思路的来龙去脉。在读文献的主体时,时刻判断所提到的每一个断言是否正确,每一个公式的建立是否正确。这样看文献,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可是在此之前,并没有人教我们如何读文献。这是个方法论上的欠缺。
 
  模式二、直观的模式。梁漱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读佛经是不能抱有自己的观点去看的,也不能每一句都去细抠,需要只看表面的意思,不需要甚解。其原因是很简单。原来佛经都是靠嘴巴讲给别人听的,而且在那时,佛经要经常讲给没什么文化的人,听众不可能具有很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佛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论文,并没有经过前后一致的认真细致的逻辑分析,尽管佛经的逻辑性是最强的,但是对于阅读的人来说,梁的经验非常的重要。忘记自己已有的知识,简单的沉浸在阅读的书中,轻轻的体验所说的各种现象或者说法。很多同学看《庄子》和佛经看不下去,就是这个原因。这些哲学作品自成体系,和我们已经接受的体系大不相同,假如我们拿自己的体系去套,那就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往往看不下去。如果,每一句都去细抠,也根本失去了读经的乐趣。前面提到,爱莲心提到《庄子》一书的特点,里面充满了神话和隐喻,提到的表现往往是不可思议的,对,不可思议就是其本质的手段,就是要让读者去掉成见,完成心灵的转化。虽然我不是都很赞成爱莲心的结论,但是这种独特的读书技巧和梁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为我的读书经验所验证。
 
  模式三、旁观者的模式。很多同学读小说会沉浸在其中,这是好事,被主人公所感染,被故事所感动。但是最终真正有乐趣的,还是要靠旁观者的模式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意。这在读金庸的武侠作品中非常的明显。初期读武侠,无疑是冲着故事去的,但是仅仅是故事而已,在读书的时候,不断地将自己投射到某个角色上,并为之感动。但是,现在重看金庸的武侠,虽然仍然被感动(有的看了50多遍,依然感动),但是尽量让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收获就更多。比如,可以看到金庸是如何安排一个人的命运的,是如何铺垫一个复杂的故事情节的,一个人是如何转变的等等深层的问题。有了旁观者的模式,就不会被虚拟的故事弄的眼泪啪嚓,也不会陷入情节不能自拔。旁观者站的角度不同,结合作者的角度,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也可以避免被作者误导。
 
  模式四、吸纳的模式。看书不能有功利心,但是有时候有功利心也是有利于看书的。我们看一本书,不见得是需要把书中的内容全部接受,其实我们可以抱着一定的目的来吸纳其中的某些部分。比如,在工程中遇到了难题,我们就内心装着这个难题,然后开始读书,看是读文献,主动权永远在那个难题上,不被书和文献带走。这种模式在科研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我们的基础还不够的时候,对我们尽快的补充基础知识或者前沿知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读哲学书,也可以部分的这样看。很多哲学书都是一个体系,我们未必能够一下子都理解,除了我们自己是这个专业的,否则我们尽可以抱着自己的需求去看,看到对自己有用的,拿来为我所用。但是这种方法要避免断章取义,一定要完整把一个思想提炼出来,为自己所用,否则有害。
 
  模式五、休眠的模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投入精力,我们需要休息,也可以用休眠的模式去看书。这在出差的路上就可以使用,在睡前的读书也可以使用。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寻找什么,或者学习什么,我们仅仅是需要渡过这个时间。那就让自己的心理完全和所读的书不建立联系,就是看下去,大脑也就是简单的有个印象。这种方法对于大量的浏览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往往希望自己多看点好书,但是好书是什么呢?哪本书不好呢?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下,对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浏览,不断地体验,最终可能就碰到自己最适合的书。采用休眠的模式读书,一方面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停止读书,也不是因为读得过慢而失去了读书的信心。有好多书,一开始读,就是 抱着休眠的模式读下去,也许碰到好书,就转化为分析的,或者前面其他几种模式读书。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读了几十年的书,但是关于读书时候需要准备好几种模式,似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我相信,读不同类型的书,在不同需要下读书,确实需要不同的读书模式,而这些模式事先就要在大脑中,或者在心里,准备好。我想读书是个个人体验,我相信读书的模式远不是上述几种,可是如果有了上面的几种模式,对付一般的读书似乎也就绰绰有余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510301.html

上一篇:科研:多思考本质问题
下一篇:创新:我们是否已经过度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19 徐兴华 赵煜辉 陈金华 罗汉江 武夷山 黄林科 吴吉良 苏先创 陈远川 唐久英 冯权泷 吉宗祥 杨月琴 杨晓慧 吕新华 mbb mufeng8782 adinaliu fqk6166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