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程老师的对与错

已有 5753 次阅读 2012-11-15 11:43 |个人分类:假语村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导师, 学生, 梦想, 父母

程老师“昨夜无眠”。一石激起千层浪。
 
得意门生,却选择了“歧路”。做老师的,确实会觉得很失落——为学生、也为自己。
 
老话儿说:师徒如父子。看程老师的博文,觉得他真是如慈父般地培养这个学生,把以后的路都想好了、铺好了。其中有很多东西——特别是为学生想得长远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学习。
 
我们做父母的,也有很多这样早早就把子女以后的路都想好了、铺好了。
 
但是这毕竟还是做导师、做父母的一厢情愿。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是否考虑过,我们觉得对学生、对子女的最好的路,是否就是他们自己心里最好的路?特别是程老师说的这句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他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这个导师当年的梦想,是否就是学生今天的梦想?
 
对很多做父母的来说,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让孩子上各种班、学各种才艺、考各种名校、出各种国,帮孩子想各种办法去谋各种职位、等等、等等。好多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举一件小事:
 
一位母亲要女儿学钢琴,女儿不愿学。母亲说:我当年想学都没有机会,就羡慕哪个哪个阿姨——你看她一聚会就给大家弹琴,弹得那么好。。。
 
女儿在哭闹中学会了钢琴,弹得也不错。但是上大学的时候撂下一句:我从此不会再碰钢琴一下!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现在都讲“幸福感”。成就感可能是幸福感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甚至不一定是主要部分。对年轻人来说,幸福的一生不一定是成功的一生。能高高兴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平平凡凡的),才是最幸福的人生。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在现阶段,几乎没有几个人真正做得到。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努力争取吗?
 
至于科学研究,我们需要的是喜欢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人。再有本事,心思不在这上面,也回答不了“钱之问”。事实上,所以会有“钱之问”,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代自己独立思考、在科学问题上有独立见解的年轻人。而培养这样一代年轻人才的关键,是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这些决定可能是错的,但是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做正确的判断。如果每次都是我们替他们做判断,他们永远也学不会自己确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科学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46-632785.html

上一篇:【微博】《老子》新解之“大方无隅”
下一篇:《数量级物理学》的故事(3):北京有多少调琴师?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9 李学宽 张鹏举 吕喆 刘全慧 赵美娣 王先驱 刘艳红 王涛 戴德昌 武夷山 马红孺 蔡津津 张雪峰 赵纪军 温世正 李宇斌 张能立 haoye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