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读易】否极泰来

已有 5352 次阅读 2012-3-18 11:49 |个人分类:假语村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辩证法, 易经, 否极泰来

《易经》中,泰卦为上坤下乾,其意为通。书中常有说“周身通泰”,便是取此意。与之相应,则为“否”(音痞)卦。否卦正与泰卦相反,为上乾下坤之象,有“阻塞”之意。成语有“否极泰来”,便是来自《易经》中“否终则倾。先否后喜。”即,“否”(坏运)到了登峰造极(上九爻)之境地,“泰”(好运)就该来了。

 

“否极泰来”蕴含了物极必反的辩证法。说明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否卦之卦象,上为乾卦、下为坤卦。乾为天,坤为地;九五之位为阳,六二之位属阴;皆“正位”也。若“形而上学”地看,再自然合理不过,应是“上上大吉”之象,为何反而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因为《易经》讲辩证法,讲发展地看问题。乾为天,已经“正位”,所以“到顶”了。而坤在下,方其始也。正与“三阳开泰”相反,为“三阴开否”之象。所以《易经》解为:“大往小来”——即“大人”(君子)将要走了,“小人”则风头正健。又解为“天地不交,否”:天已上浮为天,地已下沉为地,各安其位,不再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天地不交、上下阻塞”,此为“否卦”。

 

否卦之最后一爻为阳爻,上九。《易经》解曰:“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即:“否”到极致,必“翻”(倾覆)。“翻”为乾在下坤在上,此“泰卦”也。

 

这正是辩证法。“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46-548948.html

上一篇:【读易】三阳开泰
下一篇:须晴日 看。。。
收藏 IP: 218.205.220.*| 热度|

2 张焱 赵纪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