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钢
“用”在哪里,“功”在何方? 精选
2011-11-2 10:04
阅读:5987
标签:知识, 能力, 收获, 用功

看到今天置顶的《我们用功吗?》也反问了自己一下。觉得国内的学生们、教师们、研究人员们还是很用功的。问题是用在哪里。

 

笔者在大洋两岸都受过教育,也教过别人。如果但从考试成绩来看,中国学生的“水平”远高于美国学生。不仅中小学生如此,大学生如此,就是到了研究生的修课阶段,也是如此。我们当年考Qualify的时候,中国学生如果不进前几名,就是“失败”!我一个美国师兄的Qualify考了全系第二(第一是这里东平兄的一位老乡),成了轰动全系的新闻。

 

在学校里真正看出美国学生的实际水平,大概要到做博士论文的阶段。等到毕业之后做实际工作时,就更明显了。有一位美国教授私下对笔者说,你们中国来的学生都很聪明、很刻苦,考试成绩也都是顶尖儿的,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表现杰出的就没那么多?

 

显然,我们很“用功”,也很有“收获”(如考试成绩)。但是也很显然,我们的“功”没有用在合适的地方,作了很多“无用功”。

 

原因在哪里?

 

摘录一段笔者过去写过旧文:

 

美国小学二、三年级自然科学课的“土法”教学:

 

1。“色散关系”的测试

 

美国的自然科学课没有课本,只有教师的一本“教案”,不同的学校教的内容也完全不同。所以我所介绍的只是我们所在学区的一所叫做“罗斯福小学”在90年代后期的情况。

 

这个学校从小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开设“Science”课程。第一个单元是物理课里的“声学”。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敲击几只盛着不同深浅的水的碗,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声音现象以后,就开始让学生“做实验”。说起来也简单,先叫学生回家找一片一尺来长(可以是弯弯曲曲)的薄木条、两个小钉、一根短短的塑料绳或细钢丝、一支铅笔。可以几个同学合伙,有的找木条、有的带小钉、有的拿来绳、丝和铅笔。然后在课堂上把钉子钉在木条两头,再把绳或丝在钉子上缠好、绷紧。然后用手指按住绳的一点,弹出声音来。用铅笔标记下所弹的那段绳的长短以及对应音调的高低(用耳朵来“测量”)。

 

不要小看了这么“土里土气”、小孩子摆家家一样的物理实验。这就是最简单的“波长”(等于所弹的那段绳的长度)和“频率”(声调的高低)之间的关系——即声学里(也是物理学其它领域里)最基本的物理关系——色散关系的测定!

 

学生们把过程记录下来,写成“实验报告”——也就是半页纸上歪歪斜斜的几句话。笔者看到的一份是:弦短的声调高,弦长的声调低——把声波长波低频、短波高频的基本性质都总结出来了!

 

实验报告交给老师后,就剩下所谓“课程实习”了。老师找一件简单的玩具乐器,弹出“多、来、米、...”,几个音,让学生试着按住绳丝,找出音调最接近的那几个点,用铅笔在木条上划下记号,一件简陋的小“琴”就做成了。虽然看着赖赖巴巴的,孩子带回家后,弹出的八度以内的儿歌曲子,还是有声有调的。

 

 

2。小“生物学家”

 

生物课程是美国“Science”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美国小学的生物学教学也是十分别开生面的。

 

“罗斯福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生物学单元是“昆虫的演化”。

 

记得国内的生物课本上,是用一组图标出昆虫演化的几个阶段。可能考试的时候这也是要“背”的重点。美国的小学里没有相似的生物学课本,也不去“教”和“背”那几个阶段。他们是通过几个星期的“实验观察”来让学生自己了解这些知识的。

 

春天到了,老师叫学生从家里带一只小小的暗色的旧瓶子,装上些潮湿的土,到学校旁边的林子里抓只小虫子装进去,盖上扎了气孔的纸,放在教室窗台上,每天早晨到学校后打开看看,记下里边虫子的变化。等那虫子羽化成了蛾子,这一单元的课程就结束了。学生把记录下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出来,分出变化的几个阶段和所须的天数,就是一份很精彩的生物学“实验报告”!从幼虫到结茧成蛹,直到羽化成蛾的整个过程的详细观察和记录,不仅是使得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做生物实验的最基本的技能和素质。

 

即使最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室,其基本的实验环节也仍然是观察(包括仪器观测)和记录。无论是这里说的“昆虫的演化”的观察,还是上次说过的“色散关系”的测试,所注重的无外乎对现象的“观察”(包括“听”这种方式)与记录。

 

上面说的两个“实验”,都不花一分钱,完全是“土办法”。可见“钱”并不是一切。关键是指导思想,特别是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简单的、基本的科学实验来说,更是如此。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尽管不一定是有意的)从开始就注重做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观察、记录、采集“原始数据”。如果再加上数据的分析,就构成一个做科研的基本链条。我们的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实验课,也是按照规定的程序、重复设计好的步骤而已。

 

我们也提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里的“问题”在大多数中小学老师和很多大学老师的脑子里很狭义——就是考试题!再“广义”一点,可能还包括“奥林匹克竞赛题”。

 

这是其一。有时间再接着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晓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46-50375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