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rde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zrdez

博文

生源告急,原因何在?

已有 3702 次阅读 2013-3-7 09: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原因, 生源

博士后来源、研究生生源告急,原因何在?
我想大概有如下原因:
1合作导师、研究生导师整体水平差,是一个原因吗?一般单位的导师也许水平不高,985高校和中科院一类所著名导师的水平不见得差吧。那是导师态度、性格、风格的原因?师徒如父子,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父子很难是朋友;导师如果不能与博后、研究生平等的交流,导师如果不能尊重博后、研究生的奇思妙想并支持其长期验证,导师如果以知识产权等理由限制、占有博后、研究生的想法,恐怕出不了创造性成果吧。
2博后、读研期间待遇足够吗?衡量读研待遇,要参考同期工作的工资平均水平;本科毕业生月薪大多2000-5000,硕士生每月2000-3000为宜;硕士毕业生月薪大多3500-6000,博士生每月3500-4500为宜;博士毕业生月薪大多4500-12000,博后年薪8-12万为宜。研究生的收入要扣除学费,由国家、培养单位和导师承担,否则不能招学生;博后的收入,由国家、设站单位和导师承担,否则不能进人。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待遇要和以前一样,甚至自动转为博后待遇。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3国内国外的博士、博后一视同仁了吗?单位招人理应看其水平和贡献,水平高、贡献大,则待遇高;反之,则待遇低。那我们各式各样的引才计划为什么把国内、国外的博士、博后区别对待呢?同样的学院、同样的学科,国内的博士,1篇IF5的论文进来是讲师,没额外津贴;国外的博士,2篇IF1-2的论文,进来是××学子、副教授,安家费多8-15万,额外津贴每年5-10万。如果是你,有条件的话,你会不去国外读博、做博后?内资、外资的所得税都统一了,国内、国外博士的待遇什么时候统一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2245-667935.html

上一篇:各省科技转化能力
下一篇:招研究生,211还是非211
收藏 IP: 221.232.151.*| 热度|

3 孙学军 徐晓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