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观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einriver 大学教师 Email: yanjm@sjtu.edu.cn

博文

行政之严谨的无作为——曾用名申请

已有 7457 次阅读 2009-2-14 18: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是某大学教师,姓名“建民”,但1999年之前一直采用“建民”。女儿、父亲以及同胞兄妹的姓氏也为“”,为避免一再出现的不必要麻烦,现申请在户籍档案增加曾用名一项,曾用名“建民”。
首先说明姓氏更替始末。原汉民族姓氏“閆”或“閻”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汉字简化过程统一简化为“阎”,70年代末第二次汉字简化曾为“闫”但不久废止,如1987年重排本新华字典并没有“”,“”一直是不规范字。但与许多同姓氏人们一样,我99年之前所有档案材料(包括本科和硕士毕业证书,见后面附件1)所用姓氏均写作“”,1986年第一代手写身份证也为“建民”,随计算机发展,“”在各种场合应用逐渐普及,1998年修订版新华字典也增加了“”,原同姓氏閆”的汉族人们也因此被分为“”和“阎”两个姓氏。
我个人材料首次使用“阎”,是1994年在天津大学读硕士学位时,印制的身份证为“建民”,因为这时“”依然为不规范字而不能印刷。1999年我作为访问学者赴澳洲办理护照时,因为身份证和户口簿姓氏不一致遇到麻烦,按海关规定护照与身份证必须一致,因此我以后特别留心,填写的所有正式个人材料均采用“建民”,包括2000年的博士毕业证书(附件2)。2000年在北京市内户口迁移时,户口簿也改作“阎建民”。
增加曾用名的原因,目前我与女儿的姓氏不一致已经多次引发不必要的问题,而更改姓氏涉及问题非常多。我的户籍在女儿出生后的10余年多次迁移,先后有石家庄、天津、北京、上海四地6个派出所,另外涉及众多社保、人事部门。若女儿更改姓氏也不容易,结婚证以及女儿的独生证(附件3)户口簿始终为“清皓”,另外还有父亲及兄妹的姓氏一致问题。
作为补救,现申请在户籍档案材料增加曾用名“建民”,望予审核批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122-215012.html

上一篇:不同视角下的概率人生:答复发明狂
下一篇:读曹广福先生大作之断想
收藏 IP: .*| 热度|

4 刘玉平 曹聪 杨秀海 陈国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