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RMB)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郑玉峰 从事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镁基、铁基、钛基、BMG、纳米晶)研究

博文

端午节熬夜做社会服务,\(^o^)/~

已有 3065 次阅读 2012-6-23 09:0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项目, 科技部, 可行性, 竞争力

端午的假期前夕,收到科技部的邀请,做一个人才项目的网上评审,昨天打开电脑一看,34份,为了能在同样的心态同样的尺度给以评判,昨天从下午开始就一口气干到了凌晨2点多,才把这些都评完。(期间过了凌晨收到我的一个学生发来撰写的英文文章邮件,顿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O(∩_∩)O~)
(1)感觉科技部最会合理利用假期时间,经常到假期前夕,发了通知给专家,然后希望很短时间你给做完,假期一结束科技部就可以看到结果,呵呵。记得去年的十一长假也奉献给了科技部项目的预算工作。
(2)感觉目前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人才,真是尽力,不光海内外,不光本地,连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也纷纷吸引到自己的城市来创业,尺度很大。相信前期的宣传做的很到位,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来申报(我审的只是一个领域,一期的申请就几十份)。
(3)项目组织单位工作做的很尽心,包括匿去所有申请人的名字等敏感信息,包括核实了项目申请者提供的知识产权专利是否属实,所有权的归属等。
(4)评审的感觉,少数项目是很不错,从项目产品的创新与竞争力到创业人员结构以及可行性分析,但多数比较平淡(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竞争力),甚至有少量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来混资助的;从人员背景上看,领军人员超过半数都是国内大学教授出来创业,从技术的先进性来说,应该主持了很多项目的大学教授有很多积累,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是否能够成功还真的不知道;从项目的计划书上看,有些项目前期有很浓的沉淀,包括获得国家奖,包括做出样机等,有很夯实的基础;有些项目略显浮夸,包括自我吹嘘,比如一个申请人在美国念硕士时做的工作是导师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说自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这种应该是明显的不太可能吧?再比如有人写到5年后创业板上市,这好像也不符合常理,目前项目申报打算成立的企业还没有注册,5年后怎么可能上市?从申请书的角度来说,很多申请人进行了精心准备,有些甚至搞到七八十页,信息十分详细,也有少数的申请书填写的内容不全或过于简单,表明申请人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思考都不成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92-584957.html

上一篇:20120608公汽也疯狂
下一篇:Update -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3 曾荣昌 郭胜锋 王军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