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赟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IBM 和 DEC(8) 精选
2011-10-25 05:05
阅读:6648
标签:ibm, Dec, 大型机, 小型机
SAGE的研发至少通过两个公司对后来的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我们所熟悉的IBM,另一个是我们不太熟悉的DECIBM走的是大而全的发展方向,而DEC则是小而精。前者为美国的众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全面信息化提供了有效但是昂贵的解决方案。而后者则以交互式运算为主要技术特色,通过降低价位和用户共同开发等策略,开创了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也为早期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从两个公司的历史来看,DEC的创立是因为晶体管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用其组装计算机成为可能,所以DEC想做的,就是用新技术做新计算机,没有历史包裹需要背负。而IBM则是从一个行业(读卡机)涉足另一个行业(计算机),并且已经在所涉足的行业里有了以上一代技术(电子管)开发的产品和客户,所以对IBM来说,晶体管的出现是技术的一个升级,而是否完全利用这个新技术取决于很多现有客户市场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因素。这个区别使得两个公司在这里历史新起点上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先来看看IBM


创建于1911年的IBM是个独特的公司。美国历史上能够延续超过百年的公司屈指可数,它算一家。尽管它的业务从读卡机到计算机一直是当时时代的高科技,它的最初两代领导人却没有什么高科技背景。老沃森是个做推销员起家的商人,他的儿子小沃森是个富二代,喜欢开飞机。但历史给了IBM很多得天独厚的机会。首先是美国政府在十九世纪末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管理方面的技术革新需要,使得读卡机(从提高效率来看,相当于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的生意蒸蒸日上。老沃森靠此发家。然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的战后技术领先地位,老沃森又通过跟政府打交道建立起的人脉把读卡机把生意扩展到全球(尤其是战后的欧洲)。当小沃森1956年接过CEO的位置时,IBM已经在读卡机和计算机领域里成为无可非议的老大。而小沃森接任之后,正赶上前面所提到的美国的企业信息革命,大型机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成为当时的市场焦点。这使得小沃森有了跟老沃森在50多年前几乎同样的历史机遇,于是IBM再上一个台阶。继续引领计算机产业的龙头老大地位,继续走开发政府和军工项目(降低自我研发成本),然后将成熟技术扩散到民企的路子。整个5060年代,IBM几乎介入了美国所有大型军工项目,从中赚足了钱。这一点从SAGE上就可以看出来,仅仅这一个项目就占IBM整个公司五十年代利润的10%


IBM的另一个特色是不只卖产品,而是卖服务。这是从老沃森时代开始留下来的传统。读卡机的制造成本相对昂贵,但对企业来说,从长远看,买还是比租要划算。可以推销员出身的老沃森发现,如果光卖机器本身,对企业来说需要在短时间内支付一大笔钱,对IBM来说失去了未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是个一锤子买卖。另外,读卡机的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新的型号出来了,企业可能不愿意再付一大笔钱更新换代。所以还是租赁比较符合当时的双方需求。于是IBM就坚持租赁的形式。既然是租赁,就有客服,也就有了提供全套服务,也就是完整解决方案的需求。这既给IBM不断的新挑战,也给IBM发现新产品和市场,和锁定用户的能力。所以这个策略可谓一石二鸟。IBM的租赁策略一直到80年代初都屡试不爽,不过其领导层渐渐志满意得,偏离了老沃森策略的深意,认为大型机是其核心竞争力,而忽略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服务。这一点直到90年代初郭士纳接管IBM时才发现,于是IBM后来重回正轨,这是后话。


回头再看DEC


创立于1957年的DEC从创立到产品开发策略再到最后的归宿,跟现在的很多创业公司非常类似。它的两个创始人奥尔森和安德森都在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工作,曾经参与开发了SAGE的交互式雷达监控系统以及在这之前空军需要的模拟飞行系统。我们前面讲过,雷达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时,AN/FSQ-7计算机将其显示在雷达监控屏幕上,而指挥人员一边监控屏幕,一边用光笔点触代表敌机的信号,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屏幕互动指挥拦截。这是一个典型的交互式系统。而当时计算机的主流并不是交互式系统,因为交互式系统将大量的机时耗费在与人互动的等待过程中。这对每月花几十万美元租赁大型机的公司来说,得不偿失。所以当时往往是人一排排站在计算机旁边,等待递交计算任务。可是交互式系统对非商业领域却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当时的麻省理工很多学生宁愿使用比较慢的交互式系统来处理他们的数据而不用更快的IBM的计算机(其实这是所有面向个人的计算技术的共性,也是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这些经验和观察都给了DEC的两个创立人足够的信心来开发交互式计算机。


可是两人很快发现,当时的投资人不太愿意投资给小计算机公司。因为这些小公司往往不久就垮掉。于是他们不得不修改他们的创业计划,把成立交互式计算机公司改成成立交互式计算机“部件”公司。这样投资规模小,并且既可以日后生产交互式计算机也可以首先为其他计算机公司提供晶体管部件。于是他们以70%的股份换取了七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DEC


投资规模和发展方向都决定了DECIBM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因为投资规模小,他们只生产以晶体管为基础计算机核心部件,把外围的东西留给用户自己解决(就好比只卖主板,声卡,显卡,显示器等等都让用户自己去解决)。而且他们只卖不租。通过提供详细的技术手册的方式,让用户有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利用DEC提供的计算机。这种模式适合的是对计算机技术有相当了解的用户,而大学和研发机构恰恰是这种用户。这一产品策略衍生出了后来7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发展模式以及黑客文化。


DEC专注的是以晶体管为基础部件的交互式计算机市场。其运算速度虽然比IBM的大型机慢,但对用户来说不是问题,所以市场是有的,关键是如何扩大这个市场。而要扩大市场,在价格上要有竞争力。要在价格上有竞争力,就要在设计上省钱。于是在设计上(或者说计算机架构上),DEC选择了用软件替代部分硬件功能的办法,这样牺牲了一部分效率但降低了成本,这个选择导致大型机与小型机以及后来个人计算机设计上的一个核心区别。


这里的替代主要是在硬件设计的字节长度方面。IBM的大型机字节一般至少是32位,而DEC的最初小型机字节只有12位(后来的英特尔系列处理器字节稍长一些,固定为16位)。字节贯穿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寻址。长的字节跟长的带宽类似,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更快速地处理数据,而短的字节在这些方面则需要通过软件方法进行转换。简单的讲,一个9位数的整数,如果用32位字节的计算机来存储,就可以直接从一个地址上读取;而如果用16位字节的计算机来读取,因为字节长度不够,就需要至少两次从不同地址读取。这些就导致了软件复杂度增加,而且运算速度也相应减慢。不过好处是硬件费用降低,而速度的减慢比例对交互式运算的用户来说不是问题。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硬件部分,尤其是中央处理器和磁芯内存占了计算机生产成本的大头。所以DEC这么做,可以将一台计算机的成本控制在一万美元以内。另外,他们把使用晶体管组装计算机的过程标准化,然后通过机器自动装配,这样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DECIBM大型机必备的数据处理通道(相当于第二个CPU,主要是管理数据的输入输出)拿掉,让内存可以与外围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我们现在称其为DMA,直接内存访问)。而一个数据处理通道的成本就相当于DEC后来一台计算机的价格。就这样,DEC设计的交互式计算机成功的降低了成本。该公司在推出的第一版计算机PDP-1售价是12万美元。等到1965年推出后来最流行的PDP-8 计算机时,销售价格不到1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DEC的交互式小型机的首批用户除了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外,还有地处麻省剑桥的BBN咨询公司,该公司在六十年代研发了互联网前身阿帕网。

PDP-8小型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万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23-50066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