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ngyy

博文

信号、信息和知识【10】

已有 2031 次阅读 2020-7-10 05:55 |个人分类:物理学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信息, 知识, 网络

  5、在信息与知识的海洋中

  在信息社会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对海量的信息和知识有两个难以处理的情况。一个是面对信息与知识的海洋,个人应该如何去获取需要的信息;另外一个困境是如何不受错误信息和知识的误导。

  古代人的信息来源除了自己直接接收的信息以外,靠与周围接触的有限合作者的交流,特别的族群里传承的知识。通过接受这些知识增长了自己的经验,具有更加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后来有了文字,可以通过文字来记载知识,交流知识。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能够接触文字信息的阅读者都是极少数。印刷术发明以后,加上日益扩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成为个人知识来源的主要方面。因为书本印刷的成本相对较高,印刷品的内容往往是要经过知识精英筛选,比较公认正确的知识才进入书本。所以人们通常都认为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才是正确的知识。在印刷术发明以后的几百年时间内,人类知识的积累超过之前的人类诞生以来的几百万年。

  后报纸,杂志,书籍等越来越普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而直接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不重要了。人类虽然规定了新闻发布的真实性原则,希望这些纸质的信息来源能够提供正确的信息和知识。可是随着在发达社会中这些信息来源的普及,人们发现其中很多信息和知识都不能保证真实、当然更不用说正确(正确的标准本身也是不同的)。

  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手机、电视,网络,电子信息产品在比较发达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信息的主要来源。各种信息和知识(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广泛认证的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方便迅速地获取。甚至当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都会不期而至。信息交流的便利,使得人类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快。步入信息社会几十年的时间,人类产生的知识已经大大超过之前的印刷术发明以后几百年和人类诞生以来的几百万年的总和。

  

  (5.1)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和知识“海洋”

  信息社会人们面对的是信息和知识的“海洋”。如今的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从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海洋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几千年前孔子就教导希望学习知识的人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今天面对信息海洋,人们可能会以“知之为知之,不知问网络”的方式收集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大到各种专门的知识,小到一些生活小常识,人们大概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以前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可能有些夸大,今天人们通过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的丰富信息,确实能够知道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各种事情。知识再也不是稀缺的信息。

  同时人们还可以迅速地向整个网络世界发布自己希望交流的“信息和知识”。之所以要加上引号,是因为其中很多时候发布者的不是为了交流知识,而可能具有欺骗性的目的(可能并没有恶意的)。当你打开电视机希望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情的时候,可能会看见一些欺骗性的镜头和那些带目的性的欺骗宣传。当你在互联网上准备进入某些网站浏览信息的时候,你可能会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更有胜者你可能会遭遇某些恶意软件的攻击,让你的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窃取你的一些私人信息。当你进入微信,推特,脸书等面向广大用户的社交网络服务的时候,常常会遇见一些匪夷所思的内容,让你不知如何处理。信还是不信?如何判断,还是“微信,微信,微微相信”。这些尴尬的事情几乎无时不刻发生在今天的信息网络中间。

  对于当前网络上信息知识泛滥,良莠不齐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很多学者也做出了研究。戴维.温伯格著的《知识的边界》中对这个问题做了十分深刻的描述:“最糟糕的是, 这种知识的危机由于下述对互联网显而易见的重重忧惧而变得难以忽视: 互联网就是一堆未经把门的谣言、流言与谎言的集合。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切割成碎片,终结了那些长线的深入的思考。……网络代表了粗鄙者的崛起,剽窃者的胜利,文化的终结,一个黑暗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的主人是那些满目呆滞的习惯性的自慰者,在他们眼里,多数人同意的即是真理,各种观点的大杂烩即是智慧,人们最乐于相信的即是知识。”

  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可能有你需要的营养,也可能有各种有害的东西,还可能有一些危险的事情。各类生命在广阔而艰险的自然界的海洋中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获得了很好的应对能力。但是人类掉进信息的海洋中仅仅几十年,就好像一个不太精通游泳的人被突然扔进大海。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惊慌失措,有些人会感觉良好,但是肯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会无法适应。

  面对这个几乎包括了人类文明以来积累的所以知识在内的知识海洋,人们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于是乎往往会产生通过网络你什么都知道的错觉。《知识的错觉》的作者提醒人们:“但是,当整个世界的知识就在指尖时,我们仿佛真的认为自己博学多闻。”从网络上获得的很多知识可能有很多是错误的(或者是被错误地理解了),人们往往无法做出正确地判断。所以在信息与知识的海洋面前还是谦虚谨慎一点。当你学会了在这个奇妙的空间漫游,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学会在这个“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活动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大,各类信息数据化资源(甚至包括以往印刷品的数据化资料)都被纳入网络空间。网络信息数据主要存放在网页(一种按照一定格式组成的信息数据和网络链接的数据集合)和一些内部数据库(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组成的大量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中。网上数据库内容主要有各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书籍和资料,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料信息库。而更加大量的信息发布在以亿万网页构成的信息网络中,而且这个网络信息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动态状态。全世界每个时刻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发布在网络空间,而互联网可以让人们几乎可以在一瞬间接触到任何网络信息。

  互联网是一个对全世界公开的公用网络,几乎每一个希望发布自己信息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信息发布页面。各种工具和编辑器可以帮助人们方便地在博客,论坛,社交等公共网站上建立和发布自己的信息。专业一点的人员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组织起自己的网页平台。阅读网页信息的工具是在智能终端上运行的各种浏览器软件。今天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出现,其数量之巨大,内容庞杂,以人力的方式根本无法直接利用这些信息。

  面对信息社会庞大的网络空间,巨量的信息数据,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活动需要规范化。1997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他指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011年,英国国立和大学图书馆协会提出了信息素养七要素:识别、审视、规划、搜集、评估、管理、发布。2012年霍华德·莱茵戈德在他的著作《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Net Smart: How to Thrive Online》中给出了每个人必须具有一种数字公民的五个网络素养:管控注意力、对垃圾信息的识别能力、参与力、协调力和联网的能力。在中国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吸引到信息网络之中。特别是很多青少年还没有学会面对社会就已经被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设备深深地吸入到信息网络中。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强调需要在全国开展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活动,把培养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青少年教育开始抓起。所以如何面对网络空间的信息和知识“海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这里我们仅仅介绍一些技术层面的网络信息和知识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知识的错觉》 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 著,祝常悦 译。

#《知识的边界》 戴维.温伯格著 胡泳 高美?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13-1241377.html

上一篇:信号、信息和知识【09】
下一篇:信号、信息和知识【11】
收藏 IP: 172.88.20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