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镜: 说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jp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博文

凤梨园:岭南庭园式植物专类园区

已有 8833 次阅读 2012-8-3 16: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植物温室, 岭南庭园, 植物专类园

1959至1960年凤梨园外种植了大片柚木林,是广州最大的柚木林。1973年总体规划将此区域规划为花圃并规划了展览温室。1975年11月规划玻璃温室与花廊,广州市园林局叶国豪设计,审核何光濂。1978-1979年建成热带植物展览温室。1981年总体规划为热带温室植物展览区,面积22亩。1994年总体规划为热带植物区。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改建为凤梨园。

   凤梨园由入口区、门厅、花廊、甲乙两个玻璃房及接待室组成,参观路线明确,有高潮、有平伏,可静观、可赏动,属设计精美的岭南庭园式植物专类园区。

   入口区为2004年底至2005年初改造新建,并以建园早期大型香樟树和南美图腾为引导,以入口景墙标识“凤梨园”突出专类园区名。重新组织入口道路布局,突显“曲径通幽”园林特色。调整后的园区根据凤梨科植物特性分为旱生区、附生区、半附生区和观赏区配置植物,改善空间布局,为凤梨科和其他热带植物的生长和展示提供适合的环境,体现以凤梨为主的热带园林景观。

凤梨园入口景观

    门厅以露光浅水池与门形成对景,池边卵石筑成,手法雅致。初植苏铁数株。改造时保留水池卵石景观,将景墙改造为文化石,镶嵌火山石种植凤梨,以飘逸的软叶刺葵替换原有苏铁,配以火山石滴水景观。

 

门厅水池石景

门厅空中花园景墙

玻璃房为门式钢架结构,跨度分别为10米与8米,高分别为7.4M与7M。甲号玻璃房保留了原有知名的神秘果、墨西哥油梨、夷兰香、金莲木、咖啡等热带植物,片植凤梨科植物,营造热带植物成林,小道藏于林间、迁回曲折,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茂盛,行于其中数尺之外可闻其声不见其人,如同进入南美热带森林。乙号玻璃房调整了景观格局,遍地砂砾,行人穿梭沙丘曲行而过,以地生、气生、附生凤梨植物配以园林小品替换原有肉质植物,使人宛若置身于砂漠之中。

门厅以曲廊与甲号玻璃房连接,使庭园一分为二,内阳生凤梨植物区,外侧是附生凤梨区。科普接待室与甲号玻璃房自然融合,暨可向游人展示南美热带凤梨和其他植物,又与甲号玻璃房互为借景,领略甲号玻璃房内热带景致。休息室临湖面构筑露台,可借景览湖外景色。景区还以曲廊连接两个玻璃温室,并营造自然外庭旱生凤梨区。

1975年规划图

2004年规划图

参考文献:

1.   郑祖良 叶国豪 利建能。前进中的广州园林建设(二)介绍华南植物园两组园林建筑。广东园林,1982,(1):26-3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998-598690.html

上一篇:蒲岗冰室:庭园式饮食休闲岭南园林建筑
下一篇:龙洞文昌阁忆旧
收藏 IP: 210.77.82.*| 热度|

3 李学宽 曹裕波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