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时隔20年再次修订其《活植物收藏政策》。2025年版“政策”的发布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背景下植物迁地保护提供了规范性示范“政策”,为我国国家植物园时代活植物收藏政策更新提供了参考,可促进国际政策交流与迁地保护实践借鉴。
目录
1 前言 INTRODUCTION
宗旨 AIMS
2 合规管理 COMPLIANCE
2.1 国家规范 National context
2.1 国际背景 International context
3 收藏管理 CURATION
3.1 种子与孢子保存规范 Storage of seed and spores
3.2 植物采集管理 Acquisition
3.3 植物记录管理系统 Plant records
3.4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3.5 移除注销规程 Deaccessioning
4 栽培管理 CULTIVATION
4.1 景观区域认定 Designated landscapes
4.2 园艺卓越管理 Horticultural excellence
4.3 生物安全 Biosecurity
5 保护工作 CONSERVATION
5.1 保护价值 Conservation value
5.2 受威胁物种 Threatened species
5.3 生物多样性花园 Biodiverse gardens
6 传播教育 COMMUNICATION
6.1 公众参与 Educate and engage
6.2 提升公众认知 Raising awareness
6.3 生物多样性知识与数据 Biodiversity knowledge and data
6.4 技能、知识与技术的传承 Sharing skills,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7 附录 APPENDICES
附录1 植物材料进入和离开RBGE园区的过程 Processes governing plant material coming into and leaving RBGE sites
附录2 植物和插条运输的生物安全规程
附录3 生物收藏的地理和分类重点区域
附录4 植物名称验证协议
附录5 数据采集规程 APPENDIX 5 Data capture protocols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前言 INTRODUCTION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通过其分布在苏格兰的四座园区,保存着全球最丰富的植物收藏之一。该机构致力于为植物、人类和地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其核心使命是探索、保护并诠释植物王国。
据研究(Bachman等,2024),近半数开花植物正面临灭绝风险。植物园通过收藏保护物种、参与野外恢复计划来扭转物种衰退趋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育作用。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活植物收藏中,约五分之一物种已被列为野外灭绝或受威胁物种,其中多数直接从原生地引种。
本《活植物收藏政策》是指导我们应对后疫情时代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纲领。为确保植物收藏的多样性与价值在气候变迁中得以延续,我们必须对爱丁堡、本莫尔、道威克及洛根四座园区的现有及新增植物进行审慎筛选与管理。相关植物数据与活植物标本同等重要,是收藏管理的核心工作。
活植物与标本收藏(存放于植物标本馆的干燥标本)共同支撑着本机构世界领先的科研、园艺、保育及教育工作。来自152个国家的植物在苏格兰四个气候地形各异的园区蓬勃生长,每年的访客、学习者及研究人员超百万人次,他们在此感受植物魅力、获取资源知识、欣赏景观美学。
这些植物园及其收藏为公众带来休闲娱乐与健康福祉。地处都市近郊的爱丁堡园区犹如绿洲,能净化空气、调节夏季温度、缓解城市内涝,同时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全球现存3000余座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机构之一,于2020年迎来350周年庆典。这些活植物收藏及其管理技术体系,构成了物种保护的关键生命线。本政策规划了未来十年的收藏管理战略。
活植物收藏 THE LIVING COLLECTION
从爱丁堡市中心最初的药用植物园起步,活植物收藏始终是教育、科研与人类健康的资源宝库。如今更拓展至植物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维护,以及为爱丁堡乃至更广区域居民提供生态福利等多重功能。
活植物收藏统计 Living collection statistics
13521 | 收藏物种数量 Number of species in collection |
335 | 所代表的科数目 Number of families represented |
35500 | 登录数 Number of accessions |
7335 | 已验证的登录数 Number of accessions verified |
17706 | 野生采集的活植物种质登录数量 Number of wild-collected living accessions |
1184 | 受威胁分类群数量 Number of threatened taxa |
152 | 代表的国家数量 Number of countries represented |
自 2021年RBGE《植物名录》数据 Statistics from Catalogue of Plants (RBGE, 2021).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旗下的四座园区及其植物收藏,不仅对苏格兰而言是无与伦比的瑰宝,在全球栽培植物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其活植物收藏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全面展示了植物界的物种多样性、树龄分布及生长形态。
这种多元性体现在多个维度,为人类理解和欣赏植物世界提供了宝贵资源。园内展出的物种数量,展现了地球生命历经数千年演化形成的惊人多样性——从参天乔木与巨型花序,到微小的隐花植物,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生命形态,充分诠释了"植物生命形态"的千变万化。
三个世纪以来持续扩充的活植物收藏,塑造出层次丰富、幽静宜人的园林景观。这种精心培育的自然环境,为访客带来身心双重愉悦。
这些植物收藏具有多重价值:
n 作为活植物档案见证古今植物研究,推动全球植物认知
n 通过栽培与研究构建物种保护的活植物实验室
n 提供野生原产地可溯源的植物样本,供研究及生态恢复
n 成为探究植物机制的活植物课堂,激发公众对植物世界的热情
n 营造沉浸式历史景观体验,供人休憩赏玩
n 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植物科普平台
n 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亲近自然、促进健康的绿色空间
n 维持本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境
植物园及其植物提供:
n 活的科研档案——记录古今研究活动,促进全球植物认知发展
n 活的物种保护实验室——通过栽培研究践行物种保育使命
n 野生种源数据库——提供可溯源的野生植株作为科研参照与回归引种基础
n 活的自然课堂——诠释植物生命机制,激发公众探索植物世界的热情
n 沉浸式遗产景观——在多样化生态空间中享受疗愈性游憩体验
n 虚实交互平台——支持访客通过线下实地探索与线上数字渠道接触植物世界
n 无障碍绿色人文空间——为特殊群体提供亲近自然促进身心健康的新途径
n 本土生物栖息地——维系区域生物多样性网络的关键生态节点
PAGES 8-13
合规管理 COMPLIANCE
我们将严格遵守国际法律法规与公约,对活植物收藏进行科学管理。
PAGES 14-33
收藏管理 CURATION
通过系统性引种与专业化管理,提升全球植物多样性在植物园中的保存规模。
我们将完善活植物收藏及其相关数据的档案记录体系。
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我们将为每项收藏采集最全面的信息数据。
所有收藏管理均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宗旨 AIMS
本《活植物收集管理政策》旨在支持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遗产景观中的活植物收藏管理工作。
我们将维护一个物种丰富、生长健康、记录完善的植物群落,在确保游客安全与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环境中,充分展示植物王国的多样性。我们将确保园内植物、地产及景观为本土及国际社会创造最大价值。
我们将履行法律责任,并依据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愿景进行收藏策展与栽培管理。通过积极推动物种保护工作,并向所有访客传达我们的保育理念,确保活植物收藏持续发挥生态价值。
PAGES 34-43
栽培管理 CULTIVATION
我们将悉心培育具备环境适应力的活植物收藏体系。
通过研发园艺管理方案,助力物种保护并打造卓越展示效果。
采用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守护活植物收藏及周边生态,防范新型病虫害威胁。
PAGES 44-51
保护管理 CONSERVATION
我们将提升活植物收藏的保护价值。
通过增加活植物收藏中濒危植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
我们将扩充可作为生态恢复计划资源的濒危植物种类。
通过科学管理活植物收藏,助力花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护。
PAGES 52-57
公众传播 COMMUNICATION
我们将以活植物收藏为媒介,践行"探索与诠释植物世界"的使命,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通过互动交流提升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气候危机的认知,促进公众行为的积极转变。
我们将共享活植物收藏的管理养护知识与技术,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能力。同时,对外开放我们管理的植物相关记录与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2 合规管理 COMPLIANCE
我们的工作遵循国家及国际规范框架。通过对活植物标本的科学管理,确保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的相关公约与法律。
2.1 国家规范 National context
作为皇家爱丁堡植物园(RBGE)的核心构成,活植物标本库具有重要地位。根据英国政府1985年颁布的《国家遗产(苏格兰)法案》,苏格兰政府有义务将该标本库作为国家级参照资源进行维护。我们依据2010年《平等法案(苏格兰特定职责)》及《RBGE种族正义报告(2022b)》,确保公众能够广泛接触这些活植物标本。
活植物收藏的维护与管理直接支持苏格兰政府的《环境战略》(Scottish Government, 2022a),通过基于实证的植物和真菌保护实践。该战略阐述了苏格兰政府在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长期目标,以及苏格兰在应对全球气候与自然危机中的角色。例如在"自然恢复基金"(NRF)资助项目中,活植物收藏通过培育、研究和保护珍稀高山植物并将其迁地保护到安全野生环境的科学园艺实践,助力实现了战略设定的目标(Scottish Government, 2022b)。同时,通过"低碳基金"创建管理良好的低碳绿地空间,这些收藏还支持苏格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战略(Scottish Government, 2022b)。
2.1 国际背景 International context
与生物多样性活植物收藏最相关的国际框架是《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GBF的使命是:
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通过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确保公平公正地分享遗传资源利用带来的惠益,使自然恢复到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恢复状态,同时提供必要的执行手段(CBD, 2024a)。
生物多样性基金2030使命的23个目标中有6个与生物多样性相关(CBD,2024b):
目标4:遏制物种灭绝,保护遗传多样性,妥善处理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目标6:将外来入侵物种引入量减少50%,并最大限度降低其影响
目标11:恢复、维护并提升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目标12: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优化城市规划,增进人类福祉与生物多样性
目标20:加强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及科技合作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目标21:确保相关知识的获取与应用,为生物多样性行动提供指导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GSPC)的诞生源于1999年国际植物学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旨在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使命(Rae,2003)。原定的14个目标在《GSPC 2010-2020》中被修订为16个(Sharrock,2012)。植物园的活植物收藏最能助力实现这16个目标中的14项(Rae,2004),苏格兰皇家植物园与温室(RBGE)因此将资源优先用于2010年前实现第8项目标(Frachon等,2005)。截至2013年,RBGE不仅达成更超额完成了该目标——82%的苏格兰濒危物种已实现人工栽培,其中超20%的物种被纳入或参与了恢复与修复计划(Frachon,2013)。这项工作延续了1990年代恢复苏格兰本土物种的收藏与研究传统(Lusby等,2003;Lusby & Wright,1996)。
RBGE主导的国家研究计划(2023-2026年)延续了原GSPC目标8的工作,现与GBF目标4(CBD,2024b)接轨。正是园艺创新的持续发展和苏格兰本土物种保护资源的支持,才促成了该计划的建立。活植物收藏与机构知识的持久性价值,充分印证了植物收藏在推进国际共识使命与实现机构目标过程中保持连续性的必要性。
《名古屋议定书》是一项旨在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利用收益的国际协议,该议定书被纳入《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法律化、透明化的机制,为遗传资源的提供方和使用者提供支持,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RBGE 正式认可《名古屋议定书》,并遵循其规范的植物材料采集与流通流程,在必要时严格遵循相关共识和双方协商一致的条款。
RBGE 是《2030年科学植物与真菌采集宣言》(Antonelli等人,2024)的签署方之一。该宣言通过集体协商达成五项承诺,旨在系统化全球植物与真菌资源编目工作。这些承诺致力于提升效率、促进知识共享并推动公平合作。作为加强全球及区域科学采集协调的开端,RBGE承诺:
【基于证据的标本采集策略】 系统运用科学实证方法指导标本收集工作
【提升本土采集能力】 重点加强属地化标本采集的技术培训与设施建设
【跨物种跨学科协同】 建立生物分类学与相关学科的研究合作机制
【面向未来的标本储备】 前瞻性采集具有长期科研价值的生物样本
【惠益共享机制】 建立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的国际合作框架
(1)植物材料的流转管理 MOVEMENT OF PLANT MATERIAL
植物与种质的进出管理均严格遵循《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名古屋议定书》及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标本获取流程,以响应外部研究人员及植物园对活植物材料、种子、孢子或叶片的需求(详见附录1)。根据CBD要求,活植物收收藏可依法回归原产国。所有信息资料(包括植物护照和植物检疫证书)均实行集中管理。该流程确保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以生物安全且公平的方式履行其遗传资源管理责任。
植物材料流转被视为有害生物及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已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以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具体规程参见附录1和2)。本园通过参与"植物健康认证计划"及对园艺人员实施强制性的植物健康培训,为现行制度提供双重保障。四大分园均设有植物隔离区,所有材料转移前须接受监测,这种严格监管极大降低了病虫害传播风险。
植物材料及相关文件流转的合规管理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 采集许可文件
■ 植物护照
■ 植物检疫证书
■ 材料转让协议(亦称使用条件表格)
■ 收藏管理系统(CMS)中的文档存储与访问协议
■ 材料转让协议的长期归档
■ 隔离区植物的留置与监测管理
(2)国际植物交换网络行为准则 INTERNATIONAL PLANTEXCHANGE NETWORK
国际植物交换网络(IPEN)行为准则(BGCI,2023b)仅向植物园开放,旨在帮助签署机构明确植物交换条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作为IPEN签约方,其参与有助于推动植物资源的公平共享。RBGE要求与IPEN成员进行植物交换时,必须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表格。IPEN编号统一存储于植物记录数据库中,相关资源详见BGCI(2023b)。IPEN签署方之间的植物交换须满足以下条件:
n 达成双方协定的交换条款
n 提供原始来源方的事先知情同意(PIC)证明
n 仅限非商业用途交换
n 获取与交换对象仅为活植物遗传资源
(3)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旨在通过规范濒危物种(无论活植物或标本)的贸易活动来减少其交易行为。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严格遵守CITES条例,仅允许在获得适当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物种转移。
具体措施包括:
n 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知悉相关规定及其法律后果
n 为采集或转移CITES名录植物申领许可证明
n 配合海关执法行动以保障条例实施
n 妥善保存CITES文书及许可证件并确保可随时调阅
3 收藏管理 CURATION
植物收藏管理是指对植物园收藏的植物进行筛选、整理和维护的过程。通过有效的管理,不仅能促进收藏的发展,确保其健康存续,还能完善植物记录档案。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引种适应本园环境条件的植物,提升全球植物多样性在植物园界的代表性。
本《活植物收藏政策》为收藏管理和植物选育提供指导。工作人员通过主动式管理践行简明的收藏原则。与被动式管理(仅在外部条件变化时介入,以维持现状为主)相比,主动式管理既要求又能够培养更深厚的收藏知识储备,且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
主动式管理包括学术研究、登录记录核查、物种鉴定、空缺分析、引种及必要时淘汰收藏等工作。园艺部门的各级员工均参与主动式管理。通过责任分担,既能扩大主动管理的收藏范围,也为员工提供了职业发展机会。针对特定收藏,我们还会邀请外部专家合作,以最大化所管理植物及其相关数据的价值。
园艺部门倡导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获得必要的收藏管理专业技能。我们鼓励员工持续进行专业领域进修,使其工作符合现代管理标准,并能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以最优方式管理收藏。
微观管理指员工日常工作中个体决策的集合效应,这些决策共同构成整体收藏管理行为。微观管理可能是长期职责,也可能是阶段性专项任务。所有负责植物养护的园艺人员都需在年度考评周期内,与直属主管协商开展微观管理工作。
3.1 种子与孢子保存规范 Storage of seed and spores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持续维护种子库与孢子库,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 规避一次性播种全部库存的潜在风险
◆ 为短生命周期物种提供重复播种机会
◆ 保障补充性播种的可行性
◆ 验证物种保存时效与存储能力
◆ 在有限空间内维持物种收集的多样性
我们定期评估并尽可能拓展保存设施,尤其侧重支持苏格兰本土植物保护工作。现行保存标准如下:
◆ 种子与孢子样本按入库编号及分项字母排序,亦可酌情采用采集者编号、物种或产地分类
◆ 所有保存材料均需录入标本信息管理系统(CMS)
◆ 存储设备须性能达标并保持良好运转状态
◆ 中期冷藏种子应在湿度7%、温度5℃的密封容器中保存(Martyn Yenson等人,2021年)
(1)野外采集种子处理规范 WILD-COLLECTED SEED
在数量允许的情况下,应为每份种质资源保存一定比例的野外采集非顽拗性种子,以供后续播种使用。针对专项研究项目采集的种子,其管理流程须严格遵循项目计划执行。所有种子的生物安全采集工作均需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3.2 植物采集管理 Acquisition
RBGE 以最高标准管理活植物收藏,致力于最大程度地为全球植物保护做出贡献,并向用户开放这些珍贵资源。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收藏管理系统(CMS)管理采集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国际协作与气候驱动的采集策略
我们与全球植物园开展合作,确保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收藏多样性需求是驱动RBGE开展植物采集的核心因素。
策展优先事项与战略目标
标本管理重点服务于活植物收藏的战略目标,具体包括:
n 获取对苏格兰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植物保护具有最高价值的标本(需符合RBGE项目规划)
n 实施收藏缺口分析
n 完善植物记录管理
n 响应合作项目中专业伙伴提出的需求
n 建设具有气候适应能力的标本收藏体系
n 整合最佳生物安全规范(涵盖植物健康与教育领域)
n 加强标本资源保护
n 重点保护濒危类群
n 为RBGE科研、教育及公众活动提供植物材料与景观支持
n 推动资源公平使用,实现植物与数据资源的惠益共享
分类群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保护至关重要,而遗传多样性则是物种保护的关键(Martyn Yenson等,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的未来生存状况愈发困难,因此应尽可能保留自然种群中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当采集行为不会对自然种群构成威胁时,源自野生种群的收集材料应优先于人工栽培种群,这种做法最有可能实现遗传多样性的最大化保护。
征集优先事项需结合附录3所列的地理与分类重点区域,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基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科研项目与活植物收藏的需求规划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及各国红色名录评估(IUCN, 2023)
■ 相关数据的准确程度
■ 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 对植物病原体的易感性与抗性
■ 教育应用价值
■ 公众参与价值
■ 景观营造价值
■ 兼具园艺史与国家历史意义的历史价值[例: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引入的杜鹃花属植物]
■ 与机构历史相关的珍稀收藏[例:20世纪初在Dawyck庄园发现的欧洲水青冈'Dawyck'速生突变体,及1930年代RBGE园艺学家Bill MacKenzie培育的龙胆'Inverleith']
■ 符合原产国法规与国际公约要求
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及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中的植物应用均产生影响。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在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与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方正在维护和监测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雨水种植槽等现有自然解决方案设施。部分园区将进行改造,以体现植物用途变化与物种引进目标的调整。同时,园区可能增设新设施,例如城市生物多样性花园——这类展区将陈列适合城市花园的观赏物种,这些植物既能促进城市野生动植物繁衍,又能改善城市环境特有的物理性挑战。
爱丁堡园已运用气候变化评估工具CAT(植物园气候变化联盟,2023)完成乔木收藏的审计工作。策展团队将在旗下四座园区全面推进物种适应性评估审计。审计结果将用于确定优先迁移的植物收藏,并确保野外调查规划充分考虑未来气候预测。策展与引种工作将结合全球植物保护联盟(BGCI,2023a)的保育建议和元收藏活动,参考审计结论制定方案。针对非木本植物,可按项目或类群采用气候分布建模技术(具体案例参见Smart & Elliott,2015年)。
(1)生物安全检疫制度 BIOSECURE ACQUISITION
植物材料的引入可能为病虫害入侵提供途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是英国首个获得"植物健康联盟"行业标准生物安全认证的植物园,通过持续完善"植物健康认证计划"实施最高等级的生物安全标准。园方严格执行针对入园植物、种子及其他材料的检疫隔离流程。在检疫隔离设施中频繁截获的病虫害案例,充分验证了检测流程的实效性与必要性。
(2)温室植物收藏 GLASSHOUSE COLLECTIONS
温室收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部分植物自19世纪90年代便已登录,许多品种至今仍是科研项目的重要研究对象。"生态群落工程"是一项重大修缮计划,旨在保护这些具有全球和历史意义的植物珍藏,以及被列为A级保护建筑的著名公共温室。该工程预计于2028年完工,更新后的展陈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植物素材。改造后的温室将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收藏价值,并为集中展示某些未曾组合展出的植物提供契机,如南美兰花与杜鹃花科植物。所有新展区都将依照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诠释与设计战略框架》(2024年版)进行解说系统设计。[注:该框架制定了应用于四大分园的所有解说内容(包括诠释文本、传播媒介、展览及活动内容)的原则与标准。]
温室展区植物遴选标准基于以下维度:
■ 生态保育案例
■ 民族植物学案例
■ 植物多样性
■ 植物分类学
■ 兼顾RBGE地理与分类学科研需求
项目完工后,温室将包含以下生态群落区:
■ 干旱带
■ 热带高地
■ 湿热带
■ 温带(非耐寒型)
■ 海洋性(半耐寒型)
温室展陈将与活植物收藏管理政策保持一致,包括为配合公众教育与互动项目而新增的特色主题展品。物种选择标准需满足观赏性、教育性、低养护需求,并能有效支撑展陈叙事体系。
(3)野外实地考察工作 FIELDWORK
作为英国皇家植物园(RBGE)园艺与科研团队获取野生种源活植物的重要途径,实地考察为植物繁殖、研究与教育提供了基础支撑。我们在苏格兰本土及具备专业优势的海外地区开展协同野外采集计划,并实施植物资源全球共享。
我们珍视与苏格兰本土、英国其他地区以及全球40余个国家科研机构数十年合作建立的伙伴关系。所有田野考察需经园艺管理部门批准,并由"远征委员会"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附录1)及外部资金支持提供部分或全额资助。考察前须落实完善的许可协议,并充分把握知识交流机遇。
野外工作需遵循托马斯与沃森(Thomas & Watson, 2000)、巴伯与盖洛韦(Barber & Galloway, 2014)提出的最低记录标准,强调多机构协作模式,旨在提升采集技术的经验积累与能力建设。针对入境植物材料,RBGE标准操作程序依据《植物健康政策》及入英检疫流程(详见附录2)制定了生物安全规范。全体工作人员与合作方须遵守植物材料采集、交换及转移相关的国际、国家与地方法规,具体包括:出发前获取RBGE生物安全官的授权文件,返英前取得输出国植物检疫证书(检疫认证细则参见附录2)。
(4)种子交换与商业目录 INDICES SEMINA AND COMMERCIAL CATALOGUES
若主要目的是用于展示、阐释或教育用途,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特定物种时,通过种子交换(Index Seminum)获取植株或具参考价值。使用种子交换时需遵循供体机构提供的材料转让协议及植物检疫认证。
园圃自行采集的种子常为杂交种或来源未知。种子交换中提供的野生采集种子,其 遗传来源通常已存在于提供该种子的园圃中。因此,根据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以扩大活植物收藏及元收藏遗传多样性为核心的采集标准,此类材料的价值可能有限。然而,在需要野生材料却无法实地采集的研究领域,可能需要从其他园圃获取附有野生数据的材料。
RBGE通常避免从商业目录获取材料。此类目录中的植株不具有明确的野生来源或实地采集数据。即使标注为野生采集,也可能不符合《生物多样性公约》(CBD)要求。但用于学生种植区、教学菜园产出及爱丁堡园区"参与式花园"项目的果蔬类植株和种子则为例外——此类材料通常通过商业目录获取。这些项目不适用于上述优先采集原则。
3.3 植物记录管理系统 Plant records
(1)收藏管理系统(CMS) COLLECTIONS MANAGEMENT SYSTEM
园艺人员需定期对照CMS记录核查每株植物的状态,盘点和更新记录是其日常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名录》(RBGE, 2021)会以十年为周期在线发布,其中列明特定时间节点收集的所有登录植物信息。园艺人员需将植物位置、生长状况、数量及核查日期等数据录入系统,核查频率则根据植物栽种区域和栽培方式而有所差异——例如温室盆栽植物就比半野生区域的木本植物需要更频繁的盘点。
为方便园艺人员在园区内开展工作,手持设备均安装了Floria应用程序。该应用与CMS植物记录系统实时联动,支持现场盘点和图像存储功能。关于植物相关信息采集的最低标准及园区记录维护规范,可参阅Thomas & Watson (2000)与Barber & Galloway (2014)的研究文献。
根据《种族正义报告》第9条建议(RBGE, 2022b)及《RBGE开放政策》(RBGE, 2024a)的核心目标,皇家植物园始终致力于保障公众对活植物资源的平等获取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高标准的收藏管理与记录体系,同时也为未来数据与知识的跨境回流奠定了重要基础。
(2)植物资源及相关数据的开放获取 OPEN ACCESSTO PLANT MATERIAL AND ASSOCIATED DATA
活植物收藏记录可通过"花园探索者"(Garden Explorer)这一公开在线资源进行查询(RBGE,2024b)。该平台不仅展示每份登记材料的IUCN濒危等级状态(IUCN,2023,仅限已评估物种),还提供其他相关信息。研究者可申请获取植物标本及更详细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少数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濒危敏感物种,其具体登记信息暂不公开。
(3)标牌 LABELS
标牌是活植物收藏与收藏管理系统(CMS)信息之间的纽带,既是向工作人员和公众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收藏管理与使用的关键要素。面向公众开放区域的多年生植物须配备永久展示标签,标注植物名称、登录号和原产国;一年生植物可使用临时标签。新标签通过CMS系统统一订购,园艺部门按滚动计划制作。
永久展示标签采用以下颜色编码体系:
■ 标准标签:黑底白字
■ 物候研究项目:黄底黑字
■ 冠军树木:采用不列颠群岛树木登记册(TROBI,2023)标准,蓝底白字
■ 杜鹃花保育项目:红底白字
■ 苏格兰本土植物:绿底白字
所有永久展示标签须按以下优先级顺序包含信息:
① 登录号及限定符(亦称植株条目编号)
② 科属
③ 学名
④ 分布范围
⑤ 采集者代码及编号
⑥ 如为野生采集则标注(W)
更多标签规范详见Thomas & Watson(2000)文献。
关于常用名称(俗名)的使用,应根据登录信息、植物来源及标签空间综合确定,并经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相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协商后采用。具体准则如下:
■ 英国本土物种:选用盖尔语、苏格兰语或英语的当地常用名称
■ 已有英国常用名称的欧美乔木/灌木:采用英国常用名称
■ 其他国家的观赏类乔木、灌木、草本、球根及高山植物:可引用《欧洲园林植物志》(Cullen等,2011)所载常用名称
■ 微型标签或空间受限时不标注常用名称
(4)物候学 PHENOLOGY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事件发生时序的学科,就植物而言,主要关注萌芽、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阶段。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已开展多项不同周期的物候研究项目(RBGE,2023)。当前物候研究计划监测园内活植物收藏的100多个物种的年生命历程,旨在深化对植物如何响应天气与气候的理解。该计划的重点在于鉴别哪些物种和/或生长形态会对全球变暖做出反应(IPCC,2023)——表现为开花、展叶和/或结果时间出现显著变化,而哪些类群对气候变化相对不敏感。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详见表1。
RBGE的物候研究计划还参与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如欧洲国际物候观测网(Renner & Chmielewski, 2022)和PhenObs观测系统(PhenObs, 2023)。
为保障研究价值最大化,用于物候研究的植物均经过专业管护。纳入物候监测的植株在园内以黄色标签标记,并作为记录植物列入收藏管理系统(CMS)。除非必要,这些植株不应移植,且需确保观察员能便捷接触。此类措施能为RBGE及其合作机构提供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支持(Momberg,2018;James,2020)。
表1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物候研究项目一览 Table 1 Projects in the RBGE phenology programme
杜鹃花专项研究 Rhododendron project | 针对爱丁堡植物园与本莫尔植物园内150余份种质的50多个杜鹃花物种,系统观测其物候特征。监测重点包括始花期、盛花期、叶片发育及果实成熟等关键生长阶段。 Studies the phenology of over 50 Rhododendron species across more than 150 accessions at the Edinburgh Garden and Benmore Botanic Garden. Monitoring focuses on first and peak flowering dates, leaf development and fruiting. |
每日观测项目 Daily project | 以更高时间分辨率(每周3次)对近50个物种、逾100份种质的始花期进行追踪记录。 Studies first flowering dates with a higher temporal resolution(3 times a week) for almost 50 species and over 100 accessions. |
每周监测计划 Weekly project | 持续记录花卉开放动态,按周追踪各物种的开花阶段演变。 Monitors flowering behaviour, tracking weekly flowering stages. |
(5)植物名称核实 VERIFICATION
植物核实是对活植物收藏中的植物进行鉴定并准确命名的过程。该过程可能涉及:确认现有命名;将错误命名更改为符合《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Turland等,2018)的新命名;或对未知植物进行种属鉴定。
园艺人员负责其管辖区域内新增植株的核实工作,并需同步更新收藏管理系统(CMS)中的对应记录。物种名称通过"全球植物志在线"(WFO,2023)等分类学数据库核验,栽培品种名称则参照"皇家园艺学会植物检索系统"(Edwards等,2023)。鉴定工作由本机构人员及来访专家共同完成。
我们采用统一命名标准管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所有活植物收藏,任一收藏名称的变更将同步更新至其他相关收藏。通过工作人员间的定期沟通机制确保命名一致性。收藏植物应尽可能保持最高比例的已核实命名状态,且至少每五年复核一次命名。野外采集植株应在最可行时间内完成核定。具体核实流程详见附录4。
若需将活植物材料送至外部机构核实,应制作凭证标本并提交至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标本馆(收藏代码E)。
(6)信息采集 INFORMATION CAPTURE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活植物的价值取决于每株植物的相关信息。野生采集样本需优先确保信息完整收录,具体包括:植物腊叶标本、硅胶干燥叶片样本,以及各样本所有繁殖阶段的图像资料。若活植物收藏植物用于研究,则必须从收藏植株中采集标本作为参考。针对活植物收藏的植物标本馆样本,需在收藏管理系统(CMS)中记录以下信息:
n 所有用于研究的野生来源活植物收藏样本均需制作腊叶标本
n 初花/初果日期及图像记录
n 每份野生来源样本的代表性照片集
n 其他信息源(如耐寒性、观赏表现等园艺栽培记录)
针对新物种或特殊标本,应委托制作植物科学绘图以收录于RBGE植物图鉴。
3.4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1)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CLIMATECHANGEAND GLOBAL WARMING
活植物收藏既受生物多样性危机与气候紧急状态这两大全球性环境挑战的影响,也能成为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培育植物时采用的各项技术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尽可能减少对地球资源的影响。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3)的预测,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通过以下方式管理这些收藏,使其持续满足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及合作伙伴的需求:选择适宜物种进行科学定植;精细管理能源与水资源使用;以及最大限度减少消耗与废弃物产生。
应对环境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
☑ 评估现有物种及其与预期气候变化的互动关系
☑ 在RBGE各园区间进行植物资源调配
☑ 向合作机构花园分发植物资源
☑ 在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协议前提下,接收来自其他花园的濒危植物材料
(2)植物选择 PLANT SELECTION
植物选择需审慎考量物种对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的适应性(Syms & Hart, 2021)。选种时应遵循RBGE(2022a)中详述的政策条款,同时须意识到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物种的生长习性与扩散模式。通过园内栽培与持续监测,可验证植物在人工培育环境及自然野生状态下的响应表现。
若病原体侵入任一园区,须对该园区内物种的易感性进行评估。
(3)气候建模研究 CLIMATE MODELLING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开展的气候建模研究,旨在为长期景观管理和收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强植物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力。研究通过“气候评估工具”(Climate Change Alliance of Botanic Gardens, 2023年)等方法,对现有收藏植物进行气候适宜性假说建模。作为收藏优先引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园已将本莫尔、道威克与洛根三大园区乔木树种的气候适宜性建模工作纳入了年度研究计划。
(4)物种迁移规划 RELOCATIONS
随着气候变化,可能需要在四个植物园之间重新调配收藏物种。例如,爱丁堡的气候正逐渐不适宜某些杜鹃花物种生存。在实施迁移计划前,需严格评估物种特性与其他植物园气候的适配性。我们将制定标准化迁移方案,并遵循杜鹃花生物安全转移规程。若现有植株因生物安全限制无法迁移,则需先进行组织培养繁殖再实施转移。
(5)入侵性非本地物种 INVASIVE NON-NATIVE SPECIES
植物是被确定为具有入侵性非本地物种(INNS)现状及潜力的最大类群(IPBES,2023;Scottish Government, 2023)。基于入侵物种引入英国的风险评估,植物园被列为六大重点传播途径之一(DEFRA/Welsh Government/Scottish Government, 2023)。随着苏格兰气候变化,现有活植物收藏中培育的13,500种植物里,部分物种可能获得更有利的生长条件,并在环境变化中加速繁殖。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将持续监测和评估其对园林景观、自然环境及活植物收藏的风险(详见RBGE,2022a政策)。相关植物的分布与扩散数据由收藏管理系统(CMS)记录,工作人员将重点监控自播性强或通过宿根激进扩张的植物。针对扩散证据的管理措施包括:移除活植物植株的同时,保留其种质资源(如保存的叶片材料与标本馆样本)。经鉴定构成威胁的物种及变种将禁止在RBGE商店销售。本园将遵循《苏格兰入侵性非本地物种(欧盟退出)(修正等)条例2020》(HM Government, 2020)的实践守则(苏格兰政府,2012),并依据英国非本地物种秘书处(2024)的最新成果定期修订管理规范。
(6)蓝色基础设施 BLUE INFRASTRUCTURE
雨水管理及其在植物灌溉中的回用对可持续性收藏管理至关重要。蓝色基础设施包含园区内所有用于截留和导引雨水的集水装置与构筑物。通过在关键节点采用适宜技术实施集水回用,可有效防止水传病虫害的扩散。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对蓝色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将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利用的长期可持续性与生物安全性,相关投资规划已在园区总体规划文件中具体列明。
(7)灌溉管理 IRRIGATION
水资源需谨慎管理,通过定期开展灌溉系统审计及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可显著提升用水管控效率。园区采取年度审计制度,在特定区域实施精确灌溉,既能增强植物群落应对季节性干旱的能力,又可丰富物种多样性。我们通过构建水文分区体系(注:按植物需水量划分的种植区域,将需水特性相似的植物集中栽培,既利于植物健康又简化管理。水文分区形态多样,可能是旱生植物带,也可能是精准控制补水的灌溉区),使植物配置与灌溉网络相契合,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确保各类植物不仅存活更茁壮成长。
全园普灌既不现实也不可持续,必须审慎规划水文分区内的植物配置。灌溉系统对植物健康至关重要,充足水分能增强植物耐高温能力(Hirons & Thomas, 2018)。通过科学布局灌溉网络,我们可改善部分物种的生长环境,应对未来百年预期升温,从而维系多样化的植物收藏体系。
(8)能源使用 ENERGY USE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的"生物群落"项目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其动因既包含对历史温室建筑的保育需求,也源于我们为实现净零目标而降低能耗的承诺。该项目将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待能源中心项目完工后,园区该区域的碳排放量将较现有供暖系统减少27%,相当于每年减少约505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历史温室的修缮与科研温室的换代将显著降低建筑结构的热量散失,并配备节能照明系统。新型高效供暖系统集成了热电联产机组、现代燃气锅炉及地源热泵,可提供34%的所需热能。通过根据植物温度需求对温室进行分区调控,现代化环境控制系统能精准匹配不同植物栽培群体的供暖需求。该系统还将实时监测外界气温变化,从而动态调节供暖需求以降低能耗。
自2014年起,RBGE开始逐步将燃油设备及车辆更换为电池驱动型号。电动工具与乘坐式割草机等大型设备不仅化石燃料消耗更低,还具有噪音小、重量轻、操作便捷等优势。到2025年,所有使用汽油和二冲程油的设备将全部被电池驱动设备取代;至2030年,柴油动力车辆将全面更替为氢能等清洁能源车型。
(9)废弃物处理 WASTE OUTPUTS
爱丁堡植物园对所有绿色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并将其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覆盖物重新应用于园内。本莫尔、洛根和道威克植物园将开展废弃物管理评估,以加速将绿色废弃物转化为可用于各园区的资源产品。
3.5 移除注销规程 Deaccessioning
当前植物及其栖息地的消失速度空前加快,使得活植物收藏作为迁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RBGE原则上不会移除任何野生来源的植物,除非确有必要维护收藏体系的完整性与健康状态。拟剔除的植物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该物种或种群在野外未受威胁,且未在其他植物园的收藏中留存。通过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植物检索数据库(BGCI, 2023c)可核查该物种在其他植物园的保有情况。
植物注销流程示意图详见附录6。
4 栽培管理 CULTIVATION
4.1 景观区域认定 Designated landscapes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辖属的四座园区均属于历史景观设计杰作。根据《1979年古代纪念物与考古区域法》(Historic Environment Scotland, 2023),这些园区因其在苏格兰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悉数入选“花园与设计景观名录”。表2展示了各园区的评级情况,数据表明四座园区在多项指标上均对苏格兰景观做出了突出贡献。景观管理计划(Landscape Management Plans, LMPs)为此提供指导框架,园区管理者通过该计划协调活植物收藏与景观保护,确保景观环境与植物收藏的整体性免受破坏。
气候变化及伴生的病虫害风险对表2所列评级构成威胁——这些变化可能危及园内植物、硬质景观及建筑设施。为此我们制定专项园艺管理计划,通过最高标准的养护管理增强植物与景观的适应力,使其能够应对环境变迁带来的挑战。具体措施包括培育健康植株、实施环境监测、预判病虫害暴发风险,以此降低对植物收藏的影响。
需特别说明的是,表2评级基于1980年代的评估体系,而当代社会对于花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价值的认知已发生显著变化。RBGE在决策时既参考既有评级,也综合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现代评估依据,并致力于在可行范围内实现超越原定评级标准的保护成效。
(1)园区管理计划 GARDEN MANAGEMENT PLANS
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在创造经济收益和助力核心政务目标方面具有显著的视觉效益。园区管理规划将制定短、中、长期的管理方案与景观发展策略,其内容涵盖收藏管理核心要素、访客体验优化措施,以及各园区在属地范围内所承担的功能定位。该规划将实施五年期动态评估与更新机制。
(2)历史收藏 HISTORICAL COLLECTIONS
19至20世纪期间,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积极开展苏格兰及英国境外的植物采集工作。我们将1960年代前建立的活植物收藏视为园内遗传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植物收藏不仅为生物地理学、进化论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还将众多植物类群引入欧洲园艺领域。近期对RBGE档案库历史植物记录的研究,正逐步揭示这些科研探索背后众多贡献者的故事——其中有些人曾长期被历史遗忘或未曾留名。
源于这一时期的成熟植株及其后代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景观价值,是活植物收藏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n 多属成龄植株,具有丰富景观风貌与美学多样性的价值
n 作为长期存在的景观要素,构成苏格兰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n 其保存的遗传物质可能已在野生环境中绝迹
n 在园林史研究领域具有教育阐释价值
历史收藏植株的健康状况由专业团队定期监测。对于多以单一个体存在的物种,其栽培需求(尤其是随着树龄增长及病虫害等新威胁出现时)会被优先考虑。收藏管理系统中设有“任务”功能,可在盘点清查时记录繁育与栽培管理需求。苗圃人员通过该系统跟踪任务并实施繁育,其他养护工作则纳入常规工作计划。2013年启动的微繁计划特别针对难以扦插繁殖的老龄杜鹃花科历史收藏(Davidson,2019),该计划将持续优先保育这些珍贵资源。对于特定研究项目涉及的物种,科研人员与园艺团队会协同管理相关样本以满足研究需求。
现存很多成熟木本植物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被收录于《Bean's Trees and Shrubs》(1914年版)。这部著作经修订后已成为国际树木学会的开放获取在线资源(2023年版)。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通过对园区内广植种与稀有种的系统观测,为这一资源库持续提供数据支撑。园方对这些历史植物的保育工作,为全球物种特征与行为研究贡献了重要信息。
此外,植物园还自主选育了多个植物品种与栽培变种,这些成果同样是其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英国本土植物 BRITISH NATIVE PLANTS
植物园活植物收藏中大量展示了栽种于园内或半自然化的英国本土物种。这些收藏以绿色标签标注,为各园区增添了丰富的景观多样性。
表2 RBGE四大园区在土地利用顾问(1987年)报告中的分类与评级 Table 2 Categories and ratings of the four Gardens of RBGE in Land Use Consultants (1987)
本莫尔Benmore | 道威克Dawyck | 爱丁堡Edinburgh | 洛根Logan | |
艺术价值 Work of art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历史价值Historical interest | 部分 Some | 不适用 N/A | 杰出Outstanding | 高 High |
园艺价值 Horticultural interest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建筑价值 Architectural value | 高 High | 高 High | 杰出Outstanding | 高 High |
景观价值 Scenic value | 杰出Outstanding | 杰出Outstanding | 部分 Some | 微小 Little |
自然保护价值 Nature conservation | 部分 Some | 高 High | 微小 Little | 微小 Little |
英国本土植物(尤其是苏格兰地区)的采集与展示规范如下:
采集原则:
■ 本土物种应在野生环境中采集(含英国境外及野生资源库来源)。
■ 管理本土植物收藏时需防范基因污染风险。
展示要求:
■ 各植物园应重点展示本地区典型乡土物种。
■ 本土植物展区须配备解说材料。
管理标准:
■ 各植物园应对自然/半自然区域实施管理,促进本地物种繁育。
■ 本土物种管理须遵守《物种行动计划》(SAPs)及地方《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LBAPs)相关规定。
(4)栽培品种选用规范 CULTIVARS
【品种选用规范】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活植物收藏主要涵盖具有详细原产地数据的野生起源植物,其中栽培品种占比10%(RBGE 2021)。这些人工选育品种在收藏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应与野生种质资源同等严格筛选。它们既能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也可服务于教学示范需求,其独特的育种背景与形态特征往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栽培品种的应用须遵循以下规定:
n 用于展示家庭园艺中栽培植物及品种特性的景观区域
n 具有历史价值的杜鹃花与针叶树栽培品种
n 具备重要历史意义和/或稀有性、接近原种的珍稀栽培变种
n 呈现特殊形态特征的栽培品种
n 专门用于课程教学及科研项目的教育目的品种
n 需配置半耐寒或特殊性状植物的景观功能区
n 因特定设计需求或展示效果而选育的特色品种
n 与植物园存在历史渊源或特殊关联的品种
4.2 园艺卓越管理 Horticultural excellence
(1)园艺研究 HORTICULTURAL RESEARCH
活植物收藏为持续的园艺实践研究提供原料。工作人员的日常园艺决策亦是园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团队的首要任务,是成功培育收集物种的多样性,并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四大园区的现有环境中妥善安置这些植物。
活植物收集体系同时为外部研究及RBGE教育项目(从本科到博士层次)提供资源支持。RBGE致力于为此类研究所需植物及材料的获取提供便利。
“生物群落”项目施工期间,温室空间暂时受限影响园艺研究进展。但园区改造中必需的植物迁移工作,反而促使部分引种植物的繁殖成为重中之重。这些工作为测试非常规栽培与繁殖技术提供了独特契机。采用特殊技术繁殖的植物记录将被录入数据库,为后续研究出版奠定基础。
园艺团队将持续探索苔藓植物等冷门类群的栽培可能——在生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深知,完善园艺技术知识对于理解各类植物形态至关重要。通过培育稀有或微型物种获得的经验,既能促进公众科普,也为适时开展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储备。
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尤其是城市环境中)缓解极端天气影响的作用已获公认,但仍需深入研究。RBGE的园区景观为测试适应城市环境变迁的物种与技术提供了理想试验场。
所有开创性园艺技术规程的研究成果,包括重要发现、创新技术和栽培植物的生长特性,都将被系统记录。相关实验活动与技术规范可发表于RBGE博客《植物学故事》(Botanics Stories),或投递至《Sibbaldia》等专业期刊。
4.3 生物安全 Biosecurity
(1)活植物收藏所面临的风险 RISKS TO THE LIVING COLLECTION
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贸易扩张,有害生物及病害对植物收藏的威胁正日益加剧。植物、植物制品及土壤的频繁流转,使我们的收藏植物及野生种群面临日益严峻的侵染风险。全球范围内大量流通的木质与纤维包装材料也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藏身之所。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活植物收藏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分类多样性。一方面,面对病原体激增的现状,这种多样性形成独特优势——许多病原体具有宿主特异性,单一品种栽培面临的风险远高于多样化的活植物收藏群体。但另一方面,部分木本标本的高龄化与多样性特征叠加后可能转化为劣势:所有物种都存在生理弱点,且多数并非处于最佳适应环境。气候异常引发的持续干旱、强降雨叠加极端气温会削弱植物抗性,放大病原体的危害效应。这些因素使得活植物收藏的保护工作异常复杂,必须通过持续监测方能实现有效防护(参见附录2和6)。
(2)植物健康管理 PLANT HEALTH MANAGEMENT
植物健康联盟是由观赏园艺、林业及普通土地管理等多领域机构组成的跨行业组织,其成员包括行业协会、非政府环保组织和政府机构(Plant Healthy Ltd, 2022)。该联盟发布的《植物健康管理标准》(PHMS)是“植物健康”认证体系的评估依据,该体系通过第三方审计对达标情况进行认证。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通过对照PHMS全面审查自身流程,以确保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收藏植物免受健康威胁。这些措施不仅彰显了RBGE对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应对植物健康风险的严谨态度。目前爱丁堡园区已获得英国植物收藏机构的“植物健康”认证,而本莫尔、道威克和洛根园区也计划在2027年前取得该认证。
作为苏格兰植物健康中心(Plant Health Centre, 2023)联盟的活跃成员,RBGE设有内部植物健康工作组,每两月召开会议确保园艺管理人员获取最新信息并传达至全员。2022年7月颁布的《RBGE生物安全政策》明确了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操作流程则对种子、植物、设备、人员等病原媒传物体、入侵物种的管控及监测程序作出规定。四大园区均建立了隔离设施,其中爱丁堡园区还设有检疫单元,以实施严格管控。园艺部制定的标准操作流程及植物运输指引图(附录2)有效降低了风险。所有与引种相关的健康信息均记录于植物档案数据库。
RBGE在线学习平台PropaGate为全体园艺员工和志愿者提供植物健康与生物安全培训模块,所有活植物收藏维护人员须每年完成培训。最终,四大园区的生物安全须由全体使用者(包括员工、承包商及访客)共同维护——从园区入口的消毒地垫设置,到强制要求员工和承包商完成培训,每个环节都贯彻了这一理念。
5 保护工作 CONSERVATION
5.1 保护价值 Conservation value
植物园对受威胁类群的栽培在野生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维持遗传多样性的收集,并将这些资源与数据开放给科研保护计划,能显著提升园内任一物种的收藏保育价值。
提升活植物收藏保护价值的途径包括:
n 建立对园内受威胁类群的认知体系
n 核实活植物收藏中所有受威胁类群的准确学名
n 在收藏管理系统中完整记录受威胁类群的引种信息
n 确保每个类群信息的可获取性达到最优
n 着力培育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受威胁物种种群
n 参与保护项目协作,防止受威胁物种灭绝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的“保护性收藏”特指出于以下任一目的而建立的植物收集:
n 作为防止野外物种灭绝或遗传侵蚀的保险措施
n 明确计划用于野外回归、种群恢复、强化或重引入的物种
n 为物种保护研究提供支撑材料
n 作为国家或国际保护计划的组成部分
RBGE致力于将保育性收藏融入各类保护项目,通过整合专业技术与合作网络,最终实现物种的长效保护。
(1)元收藏体系 METACOLLECTIONS
元收藏体系通过整合全球各机构对受威胁植物类群的多样化栽培条件及相关专业知识,为物种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持。这种体系能避免因突发性灾难事件导致具有保育价值的材料全部损毁。成功的元收藏管理需要各参与方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并保持密切沟通。
我们全面遵守成员间达成的各项协议与既定安排。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目前参与了两大元收藏项目:一是由本园主导的国际针叶树保护计划(ICCP),二是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 2023a)发起的全球保护联盟(GCC)。其中在GCC框架下,RBGE担任杜鹃花科和针叶树种类的牵头机构,并将根据特定类群及引种需求,广泛参与其他联盟保护工作。
本园对这些植物类群的收藏显著提升了整体活植物标本库的保育价值。园艺部门将优先培育关键物种,以支持GCC项目运营。收藏主管及相关人员将与全球植物园开展协作,确保元收藏体系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参与元收藏管理,RBGE得以示范最佳生物安全实践,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在标本转移过程中的传播风险。
(2)国家植物收藏 NATIONAL PLANTCOLLECTIONS
栽培植物对园林历史与景观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气候变化、新病虫害蔓延、历史园林消失、商业销售植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公众认知不足等因素,正共同导致英国园艺植物多样性的缩减。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致力于保护作为社会、文化与园艺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栽培观赏植物多样性。
国家植物收藏实为动态的活植物参考文库,人们可在此集中观察、比较和研究某一属或类群的全部植物(Plant Heritage, 2023a)。这些由栽培品种和变种构成的收藏,因其历史价值、园艺价值或参考价值,由私人藏家、公共机构、历史名园及植物园共同维护(Plant Heritage, 2023b)。目前活植物收藏包含18个国家植物收藏专类园,均被列为参考性收藏,为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源。RBGE管理的国家植物收藏名录详见附录3,这些收藏均收录于NCPPG目录(Plant Heritage, 2023a),并将遵循植物健康规范进行养护,同时保持开放访问以供研究参考。
5.2 受威胁物种 Threatened species
(1)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对于许多濒危物种而言,活植物收藏中的个体或种质材料数量较少,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尽管如此,活植物收藏仍培育了英国境内多种面临生存威胁或保育挑战的本土物种,这些物种的基因库具有较高多样性。其中,十个本土物种被列为"自然恢复基金"(NRF)三年保育计划的核心对象(Coleman,2023)。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苗圃还通过历史项目保护了更多英国本土物种,为未来研究储备资源。
RBGE管理的最大规模保育收藏隶属于国际针叶树保护计划(ICCP)。针叶树在全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但34%的针叶树物种正面临生存威胁。ICCP通过建立安全站点网络与物种原生国的合作伙伴开展协作,推动具有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的就地与迁地保护。每粒种子培育的个体均获得唯一标识码以保存基因信息。针叶树活植物收藏体系包含以下支撑措施:
• 提供空间、物资及人员,用于大量繁殖栽培濒危、近危及衰退物种的不同种质
• 确保每个分类群至少在四个园区的其中一个进行栽培
• 系统监测记录生长速率及首次结籽情况
• 繁育与其生态关联的伴生物种
• 遵循并适时提供针对特定物种的最佳生物安全防护方案
• 联合开展分类管理及园艺学研究
• 合作探索栽培技术与新方法研发
RBGE作为物种保护主体,负责以下五种杜鹃花的保护工作:
• 朱红大杜鹃(Rhododendron griersonianum)(爱丁堡园区)
• 图汉杜鹃(Rhododendron tuhanense)(爱丁堡温室栽培)
• 乳黄叶杜鹃(Rhododendron galactinum)(道威克园区)
• 大叶宝鹃(Rhododendron macabeanum)(本莫尔园区)
• 华丽杜鹃(Rhododendron formosum)(洛根园区)
RBGE将持续投入资源培育这些物种,供生态恢复计划使用。
(2)生态恢复支持 RESTORATION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将根据需要支持各类生态恢复项目,并增加用于恢复计划的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此项支持包括提供植物培育所需的资源,以及配备具备采集、栽培和记录等关键技能的专业人员,以确保恢复工作的高效实施。维持RBGE园艺团队的专业技术基础,并通过持续职业发展(CPD)提升相关技能,是确保该机构长期保有实施保护计划潜力的必要投资。
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扩增活植物收藏中的苔藓植物培育规模,或将为苏格兰地区某些苔藓物种的种群恢复或扩增提供契机。当前RBGE已开展培育的物种包括纤直齿藓(Orthodontium gracile)、圆叶真藓(Bryum cyclophyllum)和毛青藓(Tomentypnum nitens)等。
(3)英国潜在的外来入侵性受威胁物种 THREATENED SPECIESTHAT COULD BE INVASIVE IN THE UK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野外受威胁物种在生态习性上更适宜于在英国栽培种植,但这些物种可能成为入侵物种。黑海杜鹃(Rhododendron ponticum,杂交种)已被列为英国《1981年野生动物与乡村法》附表9中的外来入侵物种,而其亚种西班牙杜鹃(Rhododendron ponticum subsp. baeticum)则被评估为濒危物种。公众对杂交种的负面认知可能影响保育措施的实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在开展物种保育计划时,需特别警惕那些在英国可能具有或即将具有入侵性的受威胁物种。英国非本土物种秘书处网站(2024)公布了会对本土植物群造成特殊关注的物种名录。
(4)受威胁物种评估与记录实践 ASSESSING AND RECORDING THREATENED SPECIES
某些情况下,尽管收藏物种已完成受威胁等级评估并确认受胁状态,但因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验证与名录更新程序,评估结果尚未正式发布。此类情况下,收藏管理系统将备注评估草案结论,制作包含拟议受胁等级的标签,并确保工作人员知悉相关情况。
5.3 生物多样性花园 Biodiverse gardens
(1)生物多样性责任 BIODIVERSITY DUTY
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将继续依照《2004年苏格兰自然保护法》要求,通过管理活植物收藏与园林景观来提升生物多样性。该法案规定所有公共机构都应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此,RBGE每两年发布一次《生物多样性责任报告》(RBGE,2024c)。
自1997年起,爱丁堡园便作为成员加入爱丁堡生物多样性联盟(EBP)。该联盟旨在落实《爱丁堡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2022-2027),成员涵盖志愿团体、慈善机构、国家及地方公共机构,以及爱丁堡市议会。爱丁堡园支持该计划的具体行动包括:
■ 提供植物保育及物种丰富栖息地维护与营造的专业指导
■ 示范基于城市绿化的气候危机解决方案,同步提升生物多样性
■ 通过开放园艺展览及举办主题活动,为不同背景公众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宣传植物园及其活植物收藏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 将草坪改造为“生态草坪”以提升栖息地质量:减少修剪频次促进植物开花,尽可能保留枯木生境
实践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为日常园艺操作中对关联物种生命周期的考量:修剪、除草与割草时需避开鸟类繁殖期,顾及地生兰花的生长习性;将可能危害野生动植物的化学品及管理技术压缩至最低限度——温室与园区广泛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虫害;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为动物、昆虫、真菌及地衣提供共生环境,这种混合式、拟自然的多物种种植模式也与园区风格相契合;同时持续监测四大园区的生物多样性,动态掌握景观物种构成,以切实履行我们的生态责任。
(2)园区植物之宿主绝色 PLANTS AS HOSTS
常见与稀有的附生植物及隐花植物对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收藏植物承载着多种生命形式,从自然生长的非引种蕨类、地衣,到昆虫与哺乳动物等各类动物。我们通过维护已登记的宿主植物,为有益物种提供持续生存环境。工作人员会被告知那些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的区域或个体,独特或重要的宿主植物信息均记录于收藏管理系统(CMS)。当确认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某园区具备安全条件且物种能良好存活时,会实施迁地保护措施。例如曾将濒危地衣皱网假杯点衣(Pseudocypyhellaria intricata)移植至本莫尔园的库页云杉上,并在维护过程中充分考量二者的共生关系。工作人员会掌握宿主植物的保护价值,相关信息均存档于CMS系统。
(3)园区生境之植物栖息地功能 GARDENSAS HOST SITES
RBGE致力于配合各园区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LBAP),为维护苏格兰本土野生动植物贡献力量。本莫尔园通过优化草坪管理措施增加本土植物群落,培育LBAP名录物种以支持阿盖尔-比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计划,其迁地保育的珍稀濒危地衣更是全球罕见的成功范例。本莫尔与道伊克园区均作为研究基地,专门观测气候变化对苏格兰隐花植物的影响——道伊克设有隐花植物保护区供原生种自然繁衍,并将草甸修剪频次降至每年一次,促使兰花紫斑掌裂兰(Dactylorhiza fuchsii)种群实现自然扩增。洛根园则重点展示本土特色植物,并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
通过持续监测与数据汇总,我们将评估活植物标本管理对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路径与实施区域。相关管理信息将录入CMS系统并通报工作人员。例如2014年在爱丁堡园区发现的平叉苔(Phaeocros laevis)(该物种在爱丁堡地区仅有两处记录),其生长区域已设立标识严禁园艺人员进行土壤耕作或覆盖,以确保该种群持续繁衍。
6 传播教育 COMMUNICATION
6.1 公众参与 Educate and engage
(1)植物与景观的启迪 PROVIDING PLANTS AND LANDSCAPES
对于众多访客而言,与活植物园的初次邂逅往往开启了他们对植物世界的持续探索之旅。这份热忱会激发求知欲望,进而转化为保护自然的动力。我们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从大众科普活动到体系化的分级教育——向公众传递植物收藏的奥秘,正是点燃这份热趣的关键所在。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活植物收藏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景观设计和管理实践,构建了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体系。我们的阶梯式教育项目覆盖全年龄段:从早教阶段的亲子活动、中小学实践课程、学徒计划、本科教学,到聚焦各类研究主题的硕士与博士培养。线上线下并行的非正式教育则通过活植物标本,向学员生动展示植物多样性、园艺技艺及绿色空间价值,教学场景横跨植物博物画到物种鉴定等领域。实体课程吸引了英国北部乃至更远地区的求知者专程前来获取专业指导,而通过PropaGate在线教育平台的数字资源,我们更将影响力扩展至全球任一网络可达的角落。这些数字内容均以活植物收藏为基础开发,我们将持续维护植物多样性以支持全球植物学教育,这亦与本政策其他章节相呼应。
活植物园的开放性是我们在园艺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科学绘图、草药学、园林史与设计等领域核心课程的独特优势。植物鉴定技能培养是这些项目的关键环节——通过亲手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植株与栽培变种,学员能获得其专业领域核心的植物多样性知识。这片活植物宝库为研习植物多样性相关技术与知识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践场域。
6.2 提升公众认知 Raising awareness
活植物收藏是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公众参与计划的核心,这些计划旨在激发所有到访者的兴趣,包括那些面临入园障碍的社区居民。RBGE每年都会推出面向公众的活动计划,其中许多项目都从活植物收藏中获得灵感。四个园区同步开展的公众参与计划,其明确目标是吸引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动机的线下及线上观众。这些珍稀植物资源支撑着以下三大核心活动:
n 促进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及身心健康
n 推动社区对话,探讨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及本土植物保护行动
n 激发公众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与归属感
6.3 生物多样性知识与数据 Biodiversity knowledge and data
(1)构建全球能力 BUILDING GLOBAL CAPACITY
这座活植物收藏为从地方到全球范围内从事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及园艺工作的各界人士提供了宝贵资源。它既是优质实践方法的试验场,也是先进经验的推广平台。高等学府及研究生院的学生们直接将这些收藏应用于研究项目,课题涵盖分类学前沿探索、保护性研究试验,乃至社区园艺工程等社会性项目。在非正式教育领域,该资源库持续为终身学习、兴趣培养、职业发展及学徒培训提供支持。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在与英国本土及海外伙伴进行技术交流时,始终坚持平等互惠的合作原则。
6.4 技能、知识与技术的传承 Sharing skills,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这座活植物园为学习植物栽培与养护提供了近乎无与伦比的实践平台。对于任何园艺师而言,实用园艺技能都不可或缺,而活植物收藏正是传承这些技艺的珍贵资源。学员们在专用教学设施及园区实景中开展学习,通过活植物样本探究人类当下面临的挑战及潜在的植物解决方案。在我们的本科及公众教育课程中,学员能系统掌握从生物安全规范到气候变化下的植物选择策略等专业课题。借助园内多样化的活植群落进行实地研习,这种学习机遇可谓弥足珍贵。
(1)记录与数据的共享 SHARING RECORDS AND DATA
活植物收藏是学习植物编目、收藏管理与维护的宝库。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BGE)的职业园艺培训课程不仅深度利用该资源,更将植物管理与收藏维护列为核心教学内容。我们遵循《RBGE种族正义报告》(2022b)与《开放获取政策》(2024a),向所有人群平等开放收藏信息。通过采用数据库管理、标本标签系统的行业标杆实践,我们为学员及研究者提供完整的植物记录访问权限,助力他们掌握收藏管理与数据处理的实务要领。
7 附录 APPENDICES
附录1 植物材料园区出入审批流程
附录2 植物和插条运输的生物安全规程
附录3 生物收藏的地理和分类重点区域
附录4 植物名称验证规范
附录5 数据采集规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6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