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一个严肃的生活话题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最近,在湖北省襄樊市的一个企业家对贫困生的捐助会上,出现了一幕令人寒心的场景。几位女企业家提出,她们将不再捐助那些曾经捐助过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给写信表达对自己的感恩之情。后来又得知有一个被捐助者的父亲是当地官员,而受助者轻描淡写的解释也让人啼笑皆非。于是在网上热议数天,但集中起来不外是两个问题:一是知恩图报应不应该,二是施恩索报应不应该。其实,感恩对人生来说是件大事,也是难事。说是大事,是因为不懂得感恩的人,难以成就事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说是难事,是因为感恩的表达方式往往难以把握。嘴上不说感恩的人,未必不懂感恩;现在没有感恩的人,未必将来不会不感恩。我从小寄人篱下,处境低微,现在虽然过得不咋样,但也常常思念那些当年关照我的人,并努力回报之。路线出感情,从政也是一样,不懂得感恩的人,定无好的结果。结合当前青少年和官员的感恩问题,写此博客,以诉衷肠。
“感恩”是个中西文化中共有的词汇,《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在我国文献中,“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乡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羲,怀欲报之心。” 概括起来,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的总和。“感恩”至少可以从三个视角来研究,一是受恩者,二是施恩者,三是作用于二者的环境。
一、关于受恩者
感恩是人类的基本特征,感恩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古今中外,知恩图报作为一种优良人格品质为社会所称颂,也是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感恩也是社会科学中学者研究的范畴之一,不同学者对感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有的学者从宗教的角度出发,认为感恩是对神或人所施的恩惠、慈爱或帮助而在心思、言语或行动上表示感激。有的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认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还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由此可见,感恩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行为习惯。受恩者可以从这些学者的见解中知道如何去感恩。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拆字的活动。“感恩”二字都有个“心”,而没有“口”。这说明“感恩”虽要学会表达,但重要的却不是挂在嘴上的表态,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其次,“恩”字是“心”上加“因”,表示感恩要追根溯源,要讲因果报应。马克思老人家说:“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19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欢迎的人。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感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人是群居的动物,人在一生中,脱离不了他人、社会、大自然的关照。“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最简单的道理。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感恩,鸡肠小肚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前天,我到湖北秭归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体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如何将自己学校的杰出校友作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资源时,谈到了他们学校一位现在位居高位的杰出校友。会后,该校的党委副书记向我介绍了这位杰出校友到他们学校视察的一些情况,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位领导人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当然,极端的例子还是有的,那年深圳歌手丛飞在他大病晚期时,还不忘给他资助的学生寄去一些学费。可就在他弥留之际,还有学生打电话说,快给我寄钱来,我没钱花了。丛飞说,我现在治病的钱还不够。学生说,你在骗谁,当初你为什么要答应我,真是不守信用!而且在他去世后,被他资助的一百多位学生也没有多少人站出来说个恩人安息之类的话。虽然,这种极端的作法并不代表主流,但是当代青少年和官员普遍不懂得感恩却是不争的事实。青少年不懂得感恩是因自尊心所困,其实,感恩和自尊心是两码事。不能因为你有自尊心,就连一句客气的话也吝惜说,要知道,沟通永远是人类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官员不懂得感恩是因自负心所困,总以为自己目前取得的成就只是自己的本事所致,与他人无关。还是巴尔扎克说的好:“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他应得的一切。”
二、关于施恩者
馈赠是指,人们将自己的财富通过一定方式,无偿地给予他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施恩者。这与那些为了图名在“捐赠会”上表态,但会后又没有实际行动的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施恩者只要有实际的经济支出,就不能去求全责备,因为他们是有权力不这样做的。有人说,资助社会是他们的义务,这个观点不能成立。纳税才是他们的义务,将自己的合法收入给予他人不是义务,而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但这里有两点必须被提及,一是施恩者与受恩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施恩者与受恩者没有相互对应的责任义务关系。除此之外,施恩者还要在方式方法上做的得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施恩要得法。施恩者也是人,是人就要学会将心比心。人是有尊严的,施恩者也要有道德,其底线就是不能伤害受恩者的尊严。当然,受恩者处于弱者,其敏感性和保护性使其对尊严的认识和表达,往往与施恩者不同,并不被施恩者感知。但还是有高人,当年,我在学校学生工作处工作,在办理南
——施恩要感恩。善行无痕,有能力施恩的人首先要感恩。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德、才、机。德是为人,才是本领,机是运气。能够达到这三者统一,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感恩的事情。其实,当一个人的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个体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将不再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时,他本身就会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就会寻求新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说,施恩不图报,施恩不索报,是超越自我价值的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也才会让受帮助者感到舒心。有人说,施恩者应该有对受恩者的知情权,受恩者应该向施恩者汇报自己的情况,这个观点也不成立。用西方的观点,施恩者是对上帝负责,只要上帝认可和知晓即可,没有必要让受恩者认可和知晓。老是希望别人记住自己的人,别人未必会记住你,不想让他人记住的人,人们往往不会忘了他,看看雷锋同志就行了。
三、关于环境
没有感恩的社会是可耻的、可悲的、可怕的。没有感恩的民族是无法立于世界之林的。对他人的帮助与恩惠怀有谢意与敬意,是世界各民族、各种宗教伦理的价值核心。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受恩者知恩图报,施恩者施恩不索报的环境,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
——要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变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大众行为方式。中华民族是有“知恩图报”传统的。“知恩不报非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中华民族流传经年的格言。在古代中,还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感恩的象征。感恩于父母,谓之孝;感恩于手足,谓之悌;感恩于提揆,谓之忠;感恩于托付,谓之信。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感恩”在我们这个国度中逐渐成为被人们淡忘的词汇。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意识的缺失随处可见,已造成社会成员道德和人格的缺陷的主要原因。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负义”的情绪,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一股暗流。知恩不报是小人,施恩索报更可耻。我们要倡导一种可以被现实社会接受的,又代表未来走向的慈善文化。给企业家的捐款以一定的社会关注并不为过,否则他们难免心理平衡,但不要太过,过则伤人。受恩者也不要对富人心存敌意,还是要心理阳光一点,不要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政府官员低劣的捐赠制度设计也该反省,把有钱人捧上天,把贫寒者当傻瓜,典礼完就与富人一起大吃大喝当休矣。还有那可恼、可恶的媒体,吃了饭没事情,老找人咬狗的事情干甚,多闹心!
——要学会某些国家将“知恩图报”作为一种社会仪式,甚至是国家法定事件。人类的感恩往往源于生活。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感恩节。每逢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人民便迎来了自己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感恩节。这个节日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一批受到国内宗教纠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和安定的生活,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旧情绪。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只要我们对“感恩”的真谛有所了解,我们就会在观念、心态和行为上有所作为。作为学生,我们会正确地看待他人的馈赠,平静地接受他人的馈赠,让馈赠者感到我们的感激之心。作为官员,我们会理性看待他人的馈赠,礼貌地回绝他人的馈赠,让馈赠者感到我们的谨慎之心。作为富人,我们会正确地给予他人馈赠,平静地对待他人对我们馈赠的反应,在馈赠中得到人生的乐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海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949-1761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