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腊“物理学”(φύσις)原意为“自然哲学”,涵盖物质、运动与宇宙本质的探索。)
一、物理学家:宇宙规律的探索者
1.伽利略(1564-1642)
思想:实验科学的先驱,主张通过观测挑战教条。
名言:
“真理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攻击它,越会充实并证明它。”
2. 牛顿(1643-1727)
思想:以数学语言描述自然规律,奠定经典力学体系,强调科学传承与客观真理。
名言: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而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我面前未探索。”
3. 爱因斯坦(1879-1955)
思想:追求理论的简洁性与统一性(如相对论),质疑量子力学的随机性,主张宇宙具有内在确定性。
名言:
“上帝不会掷骰子。”(反对量子力学概率诠释)
“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
4. 麦克斯韦(1831-1879)
思想:统一电磁理论,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联系。
名言:
“科学的诗篇永存于思想的纯粹形式中。”
二、哲学家:智慧与存在的追问者
1.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思想:批判性反思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无知之知”是智慧的起点。
名言:
“真正高明的人,是能借助他人智慧使自己不受蒙蔽。”
2.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思想:系统化哲学与科学分类,提出逻辑学与目的论。
名言:
“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取得智慧之门。”
3. 康德(1724-1804)
思想:调和理性与经验,提出“物自体”不可知论,强调道德律与星空对人类精神的塑造。
名言:
“能充实心灵的,是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律。”
4. 斯宾诺莎(1632-1677)
思想:自然神论者,主张宇宙是遵循必然规律的统一整体(深刻影响爱因斯坦)。
名言:
“只要精神在理性的指示下理解事物,无论那观念是现在事物、过去事物、或未来事物的观念,精神有同等感动。”
三、思想启示
物理学家以“数学与实验”解剖物质世界,哲学家以“”逻辑与思辨”穿透认知迷雾,二者共同塑造人类对存在与真理的理解。
牛顿的谦卑(“巨人肩膀之喻”)与康德的敬畏(“星空与道德律”)呼应,揭示知识积累与精神升华的共生;
爱因斯坦的简洁性原则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交融,彰显理性追求与自我反思的永恒价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7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