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哲学诞生于希腊化时期,他把哲学看作一种治疗性的智慧,赋予了哲学浓厚的理论化色彩,并力图借助这种哲学,消除人们的各种恐惧和痛苦,达到幸福的生活。
伊壁鸠鲁对哲学的新论断闪烁着理性的智慧,了解掌握伊壁鸠鲁的治疗哲学对于解决现代人的生存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代启示
黑格尔曾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哲学并不是站在它的时代之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真实的知识。”
诞生于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哲学,正是它时代特征的体现,也是这一时代的必然产物。社会历史条件、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个人际遇都促成了其不同于早期希腊哲学的鲜明特色。伊壁鸠鲁认为“哲学论证如果不能帮助人治疗人的疾苦就是空洞无益的,正如医术如果不能帮助解除身体的疾病就毫无用处一样,哲学如果不能去除灵魂的疾苦,也就毫无用处”。因此,在此意义上我们把伊壁鸠鲁的哲学称为治疗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内涵在现代西方哲学得到了特别是以尼采为首的哲学家的强烈呼应。
一、伊壁鸠鲁治疗哲学产生的原因
(一)对思辨哲学的反动
希腊哲学素有理性主义的传统,崇尚理性贬低感性。巴门尼德的“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的两重划分以及柏拉图的“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划分,都认为只有理智或者理念才能达到对事物的确切认识,而感觉是不可信的,只有排除了感觉的干扰,理性地对待生活,才不会陷入混乱之中。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哲学不是以实用为目的,哲学的本质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是一种思辨的学问。他说:“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实用为目的。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
可以看出,伊壁鸠鲁以前哲学的重心在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关注的是人之外的世界。而伊壁鸠鲁反对这种思辨哲学的空洞无力,理性地独揽大权。他要求把注意力转移到人、人的感觉以及人的幸福生活上来。他说:“能够产生无上快乐的,乃是摆脱大灾难,这就是至善的本质;如果一个人思考得当并毫无动摇,而不是在那漫步空谈什么至善,那他就能明白这一点。”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谈到伊壁鸠鲁的这一论断时,大加赞赏,他提出了对以柏拉图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严厉批判。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并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为思辨而思辨,而在于为人类治疗疾病提供可能的帮助,“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和哲学都可视为人们在成长和奋斗的人生中用以治疗创伤与帮助前进的凭籍”。
(二)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动
伊壁鸠鲁成长于一个新的时代——希腊化时代,战乱和破坏是这个时代的总特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摧毁了希腊原来的城邦体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动。战争不但破坏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从文化上导致了人们信仰的迷惑和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追求那种高尚的政治生活,反而陷入日常的麻木之中。正如德国哲学史家策勒尔曾描述的那样:“随着马其顿的崛起和亚历山大远征的进行,希腊本土被剥夺了政治的独立性,国运衰退、民不聊生。由于曾经指向崇高而自由的目标的那种生气勃勃的政治活动的消失,使一种强有力的影响不再存在。道德势必陷入个人生活的低级趣味之中,陷入日常生计的麻木之中……而实际的问题就会涌现出来,哲学就会发现自己的主要价值是为逃避人生的苦难提供一个避难所。”
社会政治的深刻变动,使希腊人无所适从。个人的生存急需新的哲学依据,而旧有的思辨哲学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因其无能为力而遭受到唾弃。一种新的哲学便应运而生——伊壁鸠鲁为处于苦难的人们开出了一剂良方——治疗哲学。人们对于死亡、宗教的害怕,争名夺利,互相厮杀、血流满地的事实,说明人的本体深处有病,急需哲学治疗。
二、伊壁鸠鲁哲学治疗的方式和途径
鉴于希腊人所面临的痛苦,伊壁鸠鲁提出了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快乐主义伦理学是以感觉主义准则学为基础,感觉具有直接的明证性,它确定了快乐是最高的善。所谓快乐即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这也是真正的幸福状态,伊壁鸠鲁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哲学,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对物理学或自然哲学的研究首先对正确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可见伊壁鸠鲁之所以关注物理学乃是为他的伦理学服务的。他就是要通过学习物理学揭示神、死亡和灵魂的本质,以此消除人们对它们产生的恐惧,否定这种外在的魔咒,并通过对欲望的划分以及友谊、正义的肯定来治疗人们的疾病——消除痛苦,以达到心灵的宁静。
(一)对神、死亡、灵魂的正确认识
伊壁鸠鲁所要研究的物理学是关于原子论的问题,原子论是对神、死亡、灵魂正确认识的首要条件。不同于怀疑派以摒弃知识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宁静,相反伊壁鸠鲁认为精神的纯粹宁静需要认真地对待不确定的知识,如果没有关于何为对错的判断,灵魂肯定不得安静。用伊壁鸠鲁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对原子学说有清楚的把握,对人生基本要道有透彻的认识”。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构成了一切事物,不同事物是由原子的聚散形成的。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最后又复归于原子。所以世界不是由神所创造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但又有重大改造,他提出了原子偏离运动。“如果始基不通过偏斜而开始新的运动以打破这一命运的铁律,使原因不再无穷的跟着另一个原因,那么大地上的生物怎么可能有其自由意志呢?”伊壁鸠鲁把偶然性引入了人类生活的图景,人也就逃出了必然性的支配,所以也就不会有受到命运或神的摆布的可能性了。在解除了人对神的恐惧之后,伊壁鸠鲁又考察了死亡的问题。他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也同样是由原子构成的。人死后,灵魂与身体已经消解,感觉也就消失了。所以死亡与我们根本无关,只要我们理解了生命是什么,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就不会惧怕死亡。伊壁鸠鲁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死亡,死亡并不是一种恶。正确地对待死亡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正确地对待灵魂。
在早期希腊哲学中,灵魂之于身体具有在先性,灵魂统摄身体,更重要的是灵魂具有不朽性。在人死亡之后,灵魂依然存在,并且要受到相应的奖惩。这样,人们就对灵魂产生了恐惧。伊壁鸠鲁否定了灵魂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一是否定了灵魂在身体内的独立存在,二是否定了灵魂在人死后的独立存在。他认为灵魂与身体是不可分离的,人死后,身体与灵魂一同消失。卢克莱修提出了大量事实来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比如:“当身体已为岁月的暴力所破坏,同时思想就不灵,说话就紊乱,心灵就垮台……”(伊壁鸠鲁谈及灵魂和死亡,其主要依据是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在那个对人类来源和神学认识不深入的时代,有一定价值。但对现代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来说,还是应当谨慎对待为宜,毕竟现已得到很深刻的认识——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以及信息不灭)。
(二)过自足的生活
虽然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善和天生的善,但他又强调并非所有的快乐都值得选择。我们要通过理性的比较和权衡,“看它们是否带来便利,由此决定我们的取舍”。
如果一种快乐会带来更多的痛苦,那么这种快乐就是不值得选择的;如果一种痛苦能够带来长久的快乐,那么这种痛苦就不应该规避。按照伊壁鸠鲁自己的解释,这种简单的快乐或者说这种基本的满足也即自足的生活状态,“一个把自己调整到满足于简单的生活所需,贤人能够更好的明白如何给予而不是索取……他找到了如此巨大的自足的宝藏”。他认为奢侈的生活不一定能够带来真正的快乐,而简单的生活比较容易满足,也就容易获得快乐。“无论拥有多么巨大的财产,赢得多么荣光的名声,或是获得那些无限制的欲望所追求的东西,都无法解决灵魂的紊乱,也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欢乐。”但是伊壁鸠鲁并没有认为越贫困越好,他甚至反对这种观点。他说:“简单的生活也有一个度,不注意这个度所犯的错误和陷入奢靡生活的人所犯的错误一样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伊壁鸠鲁不同于斯多亚学派,为了达到心灵的宁静而禁止一切欲望。伊壁鸠鲁更容易使人接受,也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他的学说在当时有广泛影响。
(三)珍视友谊、崇尚正义
伊壁鸠鲁也珍视友谊、崇尚正义。在伊壁鸠鲁看来,要想获得心灵的宁静,不但要对神、死亡、灵魂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道德途径——友谊。“友谊”是个体心灵的需要,它建立在双方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在伊壁鸠鲁看来,友谊不但能够解除人的孤独感,还能在混乱的社会中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因为在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过程中,人们会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宁静,从而获得生命的快乐,没有朋友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友谊,相互关爱,友好相待。
伊壁鸠鲁对友谊的珍视和正义的崇尚在于帮助人们克服混乱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个体的孤独和恐惧,是对混乱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协调的诊治,并且,想通过友谊和正义来建立一个运行有序、团结友爱的社会共同体。
三、伊壁鸠鲁治疗哲学的精神实质及现代启示
如前所述,伊壁鸠鲁治疗哲学产生的原因在于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逻辑发展是一种必然,是隐匿在各种历史事件之中的。而社会历史状况则更具有直接性的作用,也更显得直观和容易理解。
伊壁鸠鲁的治疗哲学是希腊化时代的产物,而它一旦产生又超出了时代的界限,具有普遍的批判意义。或许它的最初意义在于消除人们的痛苦,让飘摇不定的人们寻找到可以慰藉的皈依,过着一种自足平淡的生活,在精神上达到宁静无扰的状态——这是希腊化时期人们的普遍渴求,也是伊壁鸠鲁治疗哲学精神实质之所在。然而,伊壁鸠鲁哲学并没有停留在他那个时代,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回应。当然,这种回应已经超出了伊壁鸠鲁治疗哲学的内涵,但又保持了其基本的精神实质。大多数非理性主义哲学家都要求拒斥形而上学,反对哲学思辨的空洞乏味,关切人的生命本身,注重人的生存状态。生命哲学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治疗哲学。
现代哲学家尼采就把哲学当作一种文化医生,医治传统之病。
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明确指出“哲学家诊治一个问题,就像诊治一种疾病”。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通过消除哲学问题来纠正各种偏颇的、狭隘的、固执的思维方式。这就像治疗精神上的疾病,因此他的哲学被称为“治疗型哲学”。显然这种治疗型哲学已超出了伊壁鸠鲁哲学的范围。
伊壁鸠鲁的治疗哲学得到现代西方哲学回应的本身就意味着它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是不可忽略的。
我们知道,自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们举着理性的大旗自信的向前昂首阔步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理性并没有给予我们想要的生活。韦伯曾把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发扬的理性称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单方面推进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把人自身淹没于技术理性的统治之下,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上帝的三种疏离,并进一步导致了人的意义与价值的双重失落。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病层出不穷,急功近利、贪污腐败、道德失落、精神空虚越来越普遍化。人们在商业文化和物欲利诱下变得愈加疯狂,成为金钱、权利、名誉、地位的奴隶。我们不禁要问:“人怎么了?”其实人最大的疾病在于人自身,在于人自身本能的难以超越。正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要超越自身,解除过多的欲望的奴役,就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归根结底还要从人自身出发。
伊壁鸠鲁的治疗哲学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所凸显的现代性价值就在于他对于人的特殊关切,要求摆脱各种外物对人的奴役而回到人自身,把人的心灵健康看作哲学治疗的目的。
现代社会,人的生存问题的出现在于对人的不同程度的忽略,导致现代人成为一种片面发展的理性人。对人的内在心灵世界的忽视是“工具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人“疾病缠身”的内在根源。我们只有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关注于人的心灵世界的诉求,才能治疗人的各种疾病,使人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伊壁鸠鲁哲学的智慧就是这种治疗性的智慧,它揭示了人一切忧惧的虚无性,揭示了人的疾病在于人不能自然的生活、永不自足。人对科学技术的崇尚一方面来自于人的欲望的无穷性,这种欲望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它的无穷性是人无法满足,产生痛苦的内在根源。人的忧惧来自于所得的可能性丧失及物欲的无法满足,人要摆脱这些忧惧苦痛的纷扰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过一种自足的生活,而这正是伊壁鸠鲁所重点强调的。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欲望调整到适当,才能得到容易满足的快乐并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必为了物质的利益处于忙忙碌碌之中。人要幸福的生活,还需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的关系。
现代人的正义感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利益化,人在社会中找不到普遍的温情,孤独感油然而生。伊壁鸠鲁认为友谊是保证人们幸福生活的“天恩”,我们要与人和谐相处,关爱他人,真诚待人。他的友谊观为解除现代人孤独无依的处境提供了可行的指导,我们只有通过真诚的友谊才能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在友谊中获得依靠和快乐。
总之,伊壁鸠鲁哲学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治疗。无论他关于神、死亡、灵魂的正确认识,他倡导人过自足的生活,还是对友谊、正义的关注,都是为了解除人的痛苦,使人快乐幸福的生活。事实上,人之存在的痛苦是永远无法消除的。伊壁鸠鲁的治疗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尽可能地减少人的痛苦,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它对人的关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当我们从繁芜的生活中抽离,感受伊壁鸠鲁的哲学言论时,我们会更深刻地觉察到它的魅力之所在,无论是理性的推理还是直接的生命体验。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哲学,以此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被誉为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教导人们通过追求快乐来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深受许多人的赞同和追随,他的理论观点对现代的心理学、道德哲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影响。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围绕着“快乐是最高善”的理念展开。他认为所有的行为和追求都是为了达到快乐的目的。然而,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快乐不同,它更注重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快乐,而非外在的短暂欢愉。
快乐的含义伊壁鸠鲁将快乐定义为一种没有痛苦、无干扰的心灵状态。他认为快乐是最终的目标,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它来源于对理智的追求和生活的自律。
快乐的来源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身体上的满足:即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和住所。只有当身体得到满足,人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2. 心灵的满足:这与思想的追求有关。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思考、学习和理解世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深刻的满足感。
3. 人际关系的满足:伊壁鸠鲁提倡人们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他认为,通过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
追求快乐的实践方法
伊壁鸠鲁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追求快乐。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苦难、痛苦和内心的纷乱,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平静和快乐。
1.减少欲望与功利主义
伊壁鸠鲁认为,欲望是导致人们失去快乐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提倡适度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主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适度抑制。他认为,过多的物质欲望只会使人们陷入追逐无尽欲望的苦恼之中。
2.预防痛苦与困扰
伊壁鸠鲁指出,痛苦和困扰是人们追求快乐的障碍。他提出了一些方法来预防痛苦和困扰,例如通过审视思想和情绪,逃避不必要的纷争和争执,以及摒弃对不可控制事物的担忧。
3.培养友谊与社交
伊壁鸠鲁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社交。他认为友谊是快乐的必要条件,通过与朋友分享快乐和痛苦,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并认为缺乏友谊会导致孤独和不幸。理智与自律伊壁鸠鲁强调理智与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培养理智和自律,人们可以减少冲动和欲望带来的痛苦,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理智和自律是追求快乐的关键要素,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恐惧、迷茫和焦虑,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结论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是一种追求内心快乐和心灵满足的理论。他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通过合理的欲望管理、预防痛苦与困扰、培养友谊和社交以及理智与自律的修行,人们可以获得持久的、真正的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多年来,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一直为无数追求幸福的人们所借鉴和追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伊壁鸠鲁是希腊哲学家之一,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成为了古代伦理学的一种流派。他认为快乐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并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控制和互助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快乐。
伊壁鸠鲁将快乐分为“精神快乐”和“肉体快乐”两种。他认为精神快乐是最高境界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于理智思考和对道德的实践。而肉体快乐则是人类本能的愉悦感受,如食物、性爱、睡眠等。他认为肉体快乐与精神快乐相比,只是一种低级的快乐。
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和幸福是由人类的内心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伊壁鸠鲁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来指导人们实现快乐和幸福:
首先,他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认为我们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方式来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他强调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认为我们需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他提出了互助合作的原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合作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最后,他强调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认为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生命,并尽可能地延长寿命,以享受更长久的快乐和幸福。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中,他认为道德是快乐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认为道德行为可以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不是为了符合社会的期望或道德规范而奉行道德行为。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以人类的快乐为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中考虑道德和快乐之间的平衡。
总的来说,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是以快乐和幸福为终极目标,提倡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控制和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快乐和幸福。他认为快乐是自我内在的,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来实现。此外,他还强调了道德在实现快乐和幸福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以人类的快乐为最终目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228-148987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