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转载]物理学与数学和哲学的关联
2025-4-16 01:53
阅读:510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228-14821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朱林 回复 池德龙在东北师大学物理时,就对物理学一些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认真反复思考,对其中涉及到的哲学问题感兴趣,还到别的系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去听课,并计划写“物理学的哲学背景及其演化”,后来零零散散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和认识。后来在浙大学《自然辩证法》即科学哲学课程后,配合看了一些物质和能量方面的书籍,进行了思考研究,完成了“惯性论”的论文,成为范文。
2025-04-18 17:58
池德龙 回复 池德龙我是在物理系二年级时,找哲学系老师聊天,他们推荐读康德、罗素的著作。我被康德、罗素的著作引向“歧途”,极大地增强了主动观察客观世界、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传统物理教材的有些经典表述也提出质疑。后来又拜读了牛顿和伽利略的著作,深感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实际上是一个有机体。在2004年拜读胡英的《物理化学》中电解质溶液理论的核心概念-离子氛时,通过静电力分析,发现离子氛的对外电场可使其外部形成一个包围它的离子氛,而在该(较大的)离子氛外又会生成一个(更大的)离子氛...。即中心离子的外部有多重离子氛。这对应等离子体中荷电粒子的多重德拜球层。中心离子的电场并未被离子氛屏蔽或中心荷电粒子的电场并未被德拜球屏蔽,而是通过多重离子氛或多重德拜球层向外传输并交替变化电场方向。这无疑否定了经典理论中的德拜屏蔽。这自然同时也否定了高斯定律。20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反复多次验证该分析结果,并将该分析结果应用到空间物理的探索中。
2025-04-19 00:54
 条回复 >

2025-04-16 22:38
↑上拉加载更多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