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转载]1925年薛定谔来瑞士度假,顺便得出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
2024-2-20 02:14
阅读:529

20240218_165757.jpg

1925年,薛定谔来瑞士度假,顺便开创了大名鼎鼎的波动力学,一战封神。

薛定谔,这个名字在物理学界如雷贯耳,尤其是他的成名作——薛定谔方程,作为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式,已成为无数学者研究的基石。然而他的成就不仅止步于学术界,其多彩的生活同样备受瞩目。

薛定谔的一生充满了转折和激情,从早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学术熏陶,到他最终成为一位颇具争议的科学家。他对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那个改变了历史的薛定谔方程,还包括了他与同侪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和对立。

薛定谔方程的诞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在德布罗意的波动理论启发下,薛定谔尝试找到一种能够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波动性质的方法。

在1926年的一个圣诞假期,薛定谔与一位神秘女伴共游瑞士的阿罗萨。在那里,或许是薛定谔在这位缪斯那获得了灵感,他开始着手于将哈密顿量与波函数的结合来解决问题。经过一番努力,他推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力学方程——薛定谔方程。

该方程以其简洁性和普适性立刻赢得了广泛认同,甚至引发了全球物理学家为之狂热的浪潮。

在薛定谔方程诞生之前,海森堡提出了一套与之不同的量子力学体系——矩阵力学,这套理论虽然在逻辑严密性上无可挑剔,却因为其数学表达的抽象性,遭到了包括薛定谔在内的不少物理学家的批评。

为了回应这样的批评,薛定谔致力于寻找一套更加直观和简单的表述形式,终于在结合了德布罗意波理论和哈密顿方程后得出了具有革命性的薛定谔方程。

这个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就成为了众多物理学工作者研究的基础和灵感的来源,其中包括了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人物。

然而,薛定谔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与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在内的其他学派有着激烈的辩论和争议。

薛定谔认为,量子力学不应该只是关于可能性的一种统计描述,而应该提供某种形式的确定性和实在性。这让他站在了包括玻尔在内的许多杰出物理学家的对立面,并在1927年召开的索尔维会议上达到了高潮。

虽然争论最终没有得出定论,但这些讨论无疑丰富了物理学的内涵,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薛定谔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生活者的形象是多面的,他既是一个在物理学中做出了不朽成就,推动了整个科学向前进步的巨人,又是一个在生活中充满热情和争议的人物。虽然他的私人生活饱受争议,但这并没有削弱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他的贡献。

事实上,正是这样丰富的个人经历,让我们得以更立体地去理解和评价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冷冰冰的科学成就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228-142226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