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研究生教学理念:布道还是培养?

已有 5880 次阅读 2008-11-7 11:06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

我想每一个研究生导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不管他(她)自己是否明确地意识到,是否清晰地表达出来,他(她)都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去,贯穿进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将所见到的研究生导师的教学理念归纳为以下几种,也许会有遗漏,也许资深的教师会有更深刻的看法,权且作为讨论:

一、培养型。这样的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的人格。让他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某种工作的技能,学会辨别高尚的价值观,具有勇敢正直的品格。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成长着想,让他读的书,看的论文,参加的课题,做的工作,告诉他的道理。。。都应与他的人生规划尽量吻合,使他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道德”的“新人”。持这种理念要求老师有宽阔的胸襟,有奉献精神,有慈爱之心,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不是太以学生为中心太被动了?

二、布道型。将学生视作自己观点或理论的接班人或宣扬者,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扩大自己观点的传播程度,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排斥其他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派”。有些学生本来不接受或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也会装做同意,为了顺利毕业。有些被熏陶成功的学生将来也会以这种方式影响自己的学生。其欠缺是思维或视角可能过于狭隘,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培养起博学的习惯,也可能会影响其将来视野的拓展和进一步的发展。接下来的问题是:学说是因为宣教而成形的呢还是因为其影响力而自然形成的?

三、雇工型。学生只是老师工作团队中的一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老师分配的课题任务,以此换得毕业资格。毕业后相忘于江湖,各不相干。接下来的问题是:高难度的工作难道本身不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培养吗?

四、放任型。老师不对学生做太多的限制和要求,也没有什么任务。平日里学生选课、考证、炒股、挣钱。。。做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最后的结果同样是学生都毕业了,其实学生总是会毕业的。其中的一些人由于自己摸爬滚打,练了一身除专业以外的本事,就业倒也不愁。老实点的学生则期期艾艾地等着,一等等到毕业了,两手空空,甚是遗憾。接下来的问题是:无为而“教”,会不会可能是教之最高境界?

我想教师同一个企业家在很多方面是很像的。企业家有创新型的、稳健型的、社会责任型的、唯利是图型的,等等。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的理念会造就他的企业文化。一个老师的理念,可能至少会影响学生3-5年,因为3-5年后,社会的多种因素会逐渐改变他,人都是发展的。那么,最长久影响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呢?

或者,答案在学生那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036-45804.html

上一篇:黄鹤楼(诗歌)
下一篇:参加第四界中国竞争情报国际年会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王汉森 郑融 陈儒军 陈绥阳 曹聪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