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遗憾,对于大学教育,我是个地道的门外汉,从大学校门出来后就再没有和大学挂过钩,对于今天的大学应该怎么办,我是个真正的门外汉,对南科大,我只能是雾里看花,说点门外话。
任何已成规则的事物,要想突破,从来都是不易的。就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王制度,中国人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从来以天为大,帝王则是天子,众人在帝王面前匍匐膜拜。这种习惯思维,即使在现代,也无法摆脱,居然众人会接受个人崇拜,出现对个人效忠和高喊万岁的历史。回想邓小平努力摆脱这些,并把封闭数百年的大国向外开放,在高层实行有限制的执政年限制度等等,也曾经是阻力重重,80年代中在深圳工作过的人都应该理解这一点,特区是在误解和阻力下坚持下来而后发展起来的。今天,在教育界,在大学的办学方针方面,出现南科大,就是一种创新,实际上,大家关注南科大,已经说明今天中国的大学办学体制已经招到多方质疑,所以,南科大的出现,既是朱清时校长等办学者的远见,也是到了社会上出现大学办学体制在寻求改革的时候,只是任何突破都要经过奋斗,可能会有失败和最终成功的两可的两种结果,这取决于先行者的决心和外部条件成熟的程度。
就外部条件而言,我认为,现在比过去已经在改善:自主招生的门在逐渐开大,高考一条路已经充分显现不能把一些优秀的有培养前程,但是可能有偏才的学子引入校门。国外就很重视面试这个环节,以挑选适合各校培养的学生。其次,大学招收的当年高考生的比率越来越高,客观来说,今后的宽进严出的趋势势在必行。从这样两点来说,社会所要求的“公平”就可以被保证。
但是,就目前状态来说,朱清时校长面前仍然盘桓着重重艰难,首先是资金的来源,其次是求学者的理解。资金,只能期望有共同见识者的公益捐助,而后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的回报,如同国外的一些知名大学。至于求学者的理解,这有待于学校的前途。我这里只能对朱校长说一句话:坚持,开拓者的路永远是艰难的,有时也不妨有些妥协,但只是为了达到目的。即使失败了,众人也不必失望。就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向前的路不也是在探索中前进吗?极左和极右的干扰还少吗?
可能是废话,但是出自内心,期盼中国的教育能迎来自己的曙光。
2011-6-29,清晨
相关专题:关注南方科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维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0104-46022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