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博文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希望在那里?

已有 4503 次阅读 2015-10-21 17:55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杨振宁, 诺贝尔, 物理学, 中国人, 科学研究

杨振宁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评价自己时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愧不如的心理”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位华人(中国人)相继获得了该奖;中国人在科学研究上不如人的心理改变没有呢?


肯定没有,虽然近几十年国家花了大量的银子,搞了那么的项目和攻关,最多是缩短了差距。在国际学术界没有霸主地位,自己的科学研究还需要“洋人”来认可。


今年屠呦呦得了诺奖,就能说明中国的医学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


即使之后中国偶尔再得诺奖,如果没有出现像哥白尼、伽俐略、牛顿、法拉弟、麦克斯韦等,对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家,中国人自愧不如的心理是永远克服不了的。


中国要出一位对科学发展有深刻影响的人物,不是靠投入就能实现的,还需要适当的时机;因为上述人物在全世界范围内100年,甚至500年机缘巧合才可能出现。


诺奖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它只是科学发展阶段性的、主流共识认同的重要进展或成果,其真理性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探索科学真理才是科学家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可以断言,目前已经获得诺奖的某些成果,是经不起时间考验、会被历史淘汰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8615-929870.html

上一篇:夜空黑暗吗?奥伯斯佯谬?算一算就知道了!
下一篇:史上最牛科学“谣言”
收藏 IP: 117.172.25.*| 热度|

22 陈楷翰 代恒伟 谢平 黄德民 牛登科 张强 李土荣 韦玉程 杨正瓴 田云川 杨学祥 王洪吉 翟远征 李维纲 赵国求 朱林 晏成和 jlx1969 gaoyz123 wangqinling loyalSciencefan ybybyb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