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博文

科学理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已有 4988 次阅读 2014-9-16 16:3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稳定性, 薛定谔, 电磁学, 电磁辐射, 原子结构

一切理论的科学性都必须得到事实的验证和确认,决不能通过对事实的歪曲、片面理解,甚至是否认来回避相关矛盾,用神秘性来掩盖错误。


关于运动带电粒子的磁效应和电磁辐射问题,是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并且有大量的实验进行了证实。

无论是经典理论还是量子力学都必须尊重和面对这个事实,在研究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时,必须要解决好电磁辐射对原子稳定性的影响,证明自然基态的存在。

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考虑电磁辐射、带电粒子及其相互作,可以证明氢原子具有稳定的基态轨道运动,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和相关博客。因此用经典理论解释氢原子结构,会由于电磁辐射导致“原子湮灭”只是一个误解。

用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解释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以及E=hv关系,是可以通过基态轨道共振模型和相关数学推导获得的。因此,原则上讲薛定谔方程就已经成为经典理论的一个方程,量子力学通过该方程能解决的光谱问题,经典理论自然也能解决。


量子力学在理解氢原子结构时,承认质子和电子是运动的,并且由波函数描述。按照波函数纯几率波解释,我们仅能获得电子或质子在某时刻,在空间某位置出现的概率,不会知道确定的位置,更不可能知道其速度。因此不可能对带电粒子的磁效应和电磁辐射进行解释的。

对于电磁辐射,不能简单地讲,由于采用了量子观点,加速运动的电子是不会辐射的,因为你要用量子的概念来解释和证明。


前期,我与湖南大学刘全慧教授就量子力学是否面临“原子湮灭”困境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在理解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问题时,明显存在错误。为了给他留点面子,没有明确指出。他主动提出休战,我也默认了。但之后,在他的博客文章中出现了可笑的一个评论:

[28]文克玲  2014-9-15 13:00

在朱寅有关博文后的评论,转贴于此,请刘老师批评。
----------------------
刘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只是不详细而已。
关于“第三部,由于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你懂的”:
这里的“辐射”,刘老师是指量子场论中的虚过程。各阶虚过程可以等效为一个“有效哈密顿量”。QED可以计算出这个量的表达式,就是刘老师说的把“一个协变的带有自相互作用的理论引入到QED的hamiton量中”,而“能量移动”就是常说的Lamb位移。它和实验结果准确符合,是QED的著名成果。
这一项很小,在零阶方程中当然可以忽略。
量子力学中氢原子,或者任何原子的基态是稳定的,没有实辐射,不会湮灭。
刘老师肯定了这一点:“量子力学也会面临同样的“原子湮灭”的困境?  没有!!”,他认为读者也应该知道这一点。
但是,罗教明和田云川不相信,或者不知道这一点。
---------------------------------
任何想对氢原子理论创新的人注意了:如果你的理论不能正确计算出Lamb位移和反常磁矩,主流科学界不会在意你说了什么。博主回复(2014-9-15 17:27)经典动力学所有的后果,例如决定的轨迹、速度,速度和磁场的关系,电磁辐射等等,在量子力学中都不复存在,或者需要重新定义或者解释。这些新定义或者解释后的东西与原来经典力学中的对应物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
但是,很多具有经典对应的系统,例如原子模型,其中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对称性,对论性协变性等都保留了,不过,保留后的东西产生的后果,在经典力学却没有对应物,例如Lamb位移,反常磁矩等等。
您是对的,谢谢您!


我认为必须对此进行反驳:

1、“第三部,由于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你懂的”

首先,刘教授你得给我解释一下,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这个结论是从那里得到的,辐射凭什么就可以忽略?科学的问题不能信口开河!

2、经典动力学所有的后果,例如决定的轨迹、速度,速度和磁场的关系,电磁辐射等等,在量子力学中都不复存在,或者需要重新定义或者解释。

经典电动力学中,带电粒子服从洛伦兹力的控制,这是无数实验证实了的事实,是不能否认的。量子力学不能解释,并不表明这个事实不存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8615-828224.html

上一篇:请问科网编辑:为什么我的科学网博客不能分享到微信?
下一篇:五十知天命
收藏 IP: 113.110.246.*| 热度|

9 刘全慧 曾新林 陈楷翰 罗德海 杨正瓴 文克玲 杨学祥 ybyb3929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