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忠
户塚教授与新书《从地底发现宇宙》中译本序言 精选
2017-5-19 08:49
阅读:12599

引言:

 

Long long ago以来,我老人家在各种国内国外的演讲中一直语重心长地提醒听众和观众:“如果你对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定要保重身体,争取长寿,等待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天。”我的这番感慨最初来自对Ray Davis这位诺奖自然科学奖历史上获奖年龄最高的伟大科学家的赞赏(54岁做出发现,88岁获奖,92岁去世),以及对很多因身体原因遗憾地没有坚持到获奖那一天的伟大科学家们的惋惜。相关的博文在多年前贴出后,有网友给我留言,问了一个good question:长寿难?还是获奖难?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毫无疑问,两者都不容易,但是哪个更难,就公说公有理了。有的年轻人坦率地告诉我,这辈子获奖也没希望啊!我回答说,对于我们这些没希望的人来说,那就更要保重身体了,否则...岂不...呵呵。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非常好的科普新书中译本,《从地底发现宇宙》,作者就是因健康原因痛失诺贝尔奖的中微子物理学大咖户塚洋二教授以及比他小近二十岁的师弟、2015年度诺贝尔奖得主梶田隆章教授。我老人家有幸受邀为该书撰写1000字的序言,如下。

序言:

 

200884日,我应邀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三十四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ICHEP2008)上作了题为“关于中微子性质的理论综述”(Theoretical Overview of Neutrino Properties)的大会邀请报告。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学术报告。按照惯例,报告之后是提问环节,但是主持人面色凝重地告诉我,他们要在提问环节之前安排一段小插曲。于是我站在讲台上,和台下的近千名听众一道获悉了令人悲伤的消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当代中微子振荡实验的领军人物之一户塚洋二(Yoji Totsuka)教授不幸于2008710日因患肠癌去世,享年66岁。

 

户塚教授就是《从地底发现宇宙》一书的主要作者,他不仅参与了日本神冈中微子探测器的建造,也曾是超级神冈实验项目的领导人,为前者发现1987A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中微子事例和后者发现神奇的大气中微子振荡现象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此他生前荣获了诸多奖项,也是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20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教授是户塚的学业恩师和科研合作者,他在自己的爱徒去世后被消息人士告知:假如户塚的生命得以延续一年半左右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被授予诺贝尔奖。户塚教授的早逝,令学界同仁唏嘘不已。因为不断被医生警告说生命只剩下三个月了,户塚在离世前留下了自己的博客“第四个三个月”(The Fourth Three-Months),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与病魔作最后抗争的心得体会,而这也成为与他的科学精神彼此印证的另一种传奇。

 

2015年,姗姗来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被戴到了户塚的师弟兼挚友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教授的头上,以表彰他对超级神冈实验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梶田教授也是《从地底发现宇宙》一书的第二作者,他在该书的“增补章”部分介绍了超级神冈实验是如何在1998年夏天获得关于大气中微子振荡的无可争议的突破性成果的,从而将中微子物理学带入持续了约十五年的黄金时代,直到中国的大亚湾反应堆实验于2012年成功地发现了短基线反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了最小的中微子混合角。梶田教授目前担任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的所长,他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对新闻媒体调侃道:“我理所当然要感谢中微子。由于大气中微子产生于宇宙线,我也要感谢宇宙线!”

 

是的,《从地底发现宇宙》所描写的正是户塚和梶田等科学家如何从观测宇宙线入手来深刻理解宇宙本身的神奇奥秘的。这本书短小精悍但却引人入胜,其文风与两位作者的导师小柴教授的自传《我不是好学生》异曲同工,值得所有爱好科学的人阅读并从中感悟科学家那种与众不同的人文情怀。

 

邢志忠

201739日于北京(新书近日开始上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邢志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79-10558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