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的兴起,让这两条极端的路更难走下去了。拼命卷的人会发现,AI 几秒钟就能完成他们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努力,很多年轻人因此产生了被时代抛弃的焦虑。而躺平的人呢,也很难靠简单、同质化的技能,在新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问题来了:该怎么办呢?
自主
就在大家纠结于卷与躺平的时候,我发现倪考梦的《自主论》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书中特别有一章(第十四章 智能管理),专门讨论在 AI 时代如何调整自己。但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所提出的「自主论」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自主论》认为,除了「卷」与「躺」之外,我们其实有第三条更好的选择:通过主动提升自己的自主性,找到内心的意愿、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善用外部资源,让我们真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过上一种更丰盈、更有满足感的人生。
考梦特别强调,AI 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些能主动运用 AI 的人,会快速超过停滞不前的人。书里详细分析了人们面对 AI 时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负面心态,比如低估长期影响的「偏差型」、压力下僵化的「过载型」、过于悲观的「无助型」、抵制技术进步的「逆反型」以及以为可以靠躺赢的「躺平型」。他特别指出,这些消极的反应,背后往往都隐藏着认知和行动上的局限。他用温和但坚决的语气提醒我们,单纯抵触或者观望是毫无意义的。
考梦在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 AI 看作增强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工具和资源。核心在于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积极拥抱变化,与 AI 协同共生,而不是无谓地与技术对抗。
智能
当然,我知道你可能会想:「讲得很有道理,可真要拥抱 AI,又该从哪一步开始呢?」这也正是许多青年学生们发出过的疑问。自从 2025 年初,DeepSeek R1 这样的大模型在国内快速走红后,学习 AI 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市场上的各种培训课程和讲座铺天盖地,让不少人感到无所适从 ——AI 变得这么厉害了,将来反正工作都要由它来做,我到时连工作都找不到,现在学的东西还有啥用?
当时他还只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却已经能熟练地用 AI 工具帮自己写公众号文章,甚至还能用 AI 制作出配套的插图。最令人惊讶的是,他还非常自信地给现场的大人们讲解自己使用 AI 的心得体会,现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表现深深震撼。
扑满这个小朋友的故事,就是考梦所提出的「自主论」活生生的实践案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小孩子,只要心怀好奇,主动去探索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就能够借助 AI 把自己的能力延伸到过去难以想象的高度,也能链接到更多资源,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扑满告诉我,他长大想当一名宇航员。我相信以他这样的探索精神,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