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仍飞
运动唤醒身体里的分子记忆 精选
2025-10-24 11:02
阅读:5533

运动唤醒身体里的分子记忆

 史仍飞/文

导语:每一次跑步、每一滴汗水,都是在唤醒体内沉睡的分子记忆——那些关于力量、平衡、修复与希望的密码。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动起来时,不只是肌肉在收缩,连基因、线粒体、血管和神经系统都在重新谱写属于生命的旋律。运动,不只是改变身形,更是让身体重新认识自己的方式。

NewsStory-Exercise-v01.png

我们都知道锻炼有益健康,久坐会带来疾病。但你可曾想过,运动为何能让我们更强壮、更快乐?为什么它能延缓衰老、抵抗抑郁、保护心脏?运动这种机械力学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舒张,如何在细胞、细胞器及分子水平发挥作用。

运动并不仅仅是让身体出汗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生理调节,一种古老而高效的生物机制。当你迈开步伐、加快呼吸、心跳加速时,体内无数分子正在悄然变化,构筑起健康的根基。规律锻炼能让人心情更好、睡眠更深、记忆力更强。对老年人而言,抗阻训练能延缓肌肉流失;对年轻人,跑步、游泳、跳舞、瑜伽等活动则能让身体保持敏捷。运动不是惩罚,而是身体与生命的对话。

1人类从未被设计成整天坐着的生物

考古学和人学的研究表明,我的祖先靠行走、奔跑和狩猎维生,他每天要走十几公里才能取食物。代的哈扎族狩采集者仍然保持种生活方式:男人每天行走12至14公里,女人也要走上6至8公里。即使到了65,他依然保持日行数公里的活力。与他相比,代人的身体仿佛被嵌在椅子上,而我的基因却依然渴望运

2 运动锻炼的秘密

不同的运动,对身体的刺激各不相同。

耐力运动——如跑步、骑行、游泳——能让血管扩张、心脏更有力、肌肉线粒体增多,从而提升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

力量训练,如举重或抗阻训练,则让肌肉纤维变粗、收缩力增强,肌肉变得更强壮。

无论是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在给身体施加压力或刺激。肌肉在这种压力下,激活了一系列分子信号,促进修复、增强耐力、提升力量——这正是运动适应的奇迹。

3 运动是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健康?

3.1  线粒体——运动能量的发电厂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是能量的核心来源。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耗氧量可提升30倍。规律训练后,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甚至能翻倍,让你在同样的运动强度下更持久、更省力。可是,线粒体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也会生成自由基——一种具有攻击性的代谢副产物。自由基会损伤DNA和蛋白质,似乎是一种“副作用”。但奇妙的是,身体会因此触发自我修复机制,制造更多抗氧化酶来清除自由基。这种“以毒攻毒”的现象被称为“线粒体应激”,它让身体在一次次短暂的危机中变得更强健。运动的本质,正是这种在应激与恢复之间的平衡。

3.2 运动重塑心血管系统

运动的进行,血液流速加快,血管壁受到更大的剪切力,从而诱导体内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这种分子能让新毛细血管萌发,帮助肌肉更好地获得氧气和营养。与此同时,剧烈运动会造成肌肉的短暂缺氧,从而激活名为HIF-1的分子。它能刺激红细胞生成和能量代谢,使整个系统的供氧能力提升。于是,你的血管更密集,循环更高效,心跳也更有力量。运动,实际上是一场让身体更新及重塑的过程。

3.3 肌肉的“内分泌”功能

科学家还发现,肌肉并不只是“运动器官”,它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运动时,肌肉会释放一类叫做“肌细胞因子”的信号分子,它们能影响全身健康。最著名的成员是白细胞介素-6(IL-6)。在剧烈运动中,IL-6的浓度能比平时升高上百倍,它能促进糖脂代谢、调节免疫反应,并通过抑制炎症分子,让身体进入“抗炎模式”。奇妙的是,在感染或疾病中,IL-6反而是促炎的;而在运动中,它摇身一变成了保护者。这说明,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情境下,能展现完全相反的功能。

当我们通过力量训练刺激肌肉时,肌肉中的卫星细胞——一种“休眠”的干细胞——会被唤醒。它们开始分裂、融合,修补受损的肌纤维,并让肌肉变得更粗壮。雄激素(如睾酮)促进这一过程,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则加速蛋白质合成;相反,肌生长抑制素会起到“刹车”的作用,防止肌肉无限制地生长。运动,正是通过调控这些分子,让身体在力量与恢复之间保持精妙平衡。

4 久坐不动的代价

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身体就会迅速退化。仅仅几周的久坐,就足以让肌肉量减少、脂肪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线粒体数量减少、能量代谢变慢、炎症水平升高,这一切都在悄然削弱身体的功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变化尤其危险,它加速了“肌少症”的进程——力量下降、步伐变慢、摔倒风险增高。换句话说,懒惰的代价,比我们想象得更高。

5 过度运动的风险

当然,运动也不是越多越好。研究发现,极端的耐力训练可能会让部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承受过高压力,出现冠状动脉钙化、心律不齐等问题。科学家提出了“极限运动假说”: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呈U型曲线——适度运动益处最大,超过一定强度后,风险反而上升。真正的健康秘诀,不是拼命训练,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剂量”。

6 小结

运动一门科学的艺术,运动在人体代谢或分子层面会重编程。它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让细胞更健康;它训练线粒体、滋养血管、平衡炎症。更重要的是,它让人重新找回年轻的感觉。尽管体内的一些器官,如肝脏、胃肠等,虽不直接参与运动,但它仍然会发生可以改善健康的变化。可以推测运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所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祖先那样奔跑追猎,但运动仍然是写在基因里的密码。每一次挥汗如雨,都是一次身体与生命的交流。线粒体在发电,血管在生长,肌肉在对话,基因在歌唱。动起来,就是让身体重新记起自己是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史仍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4215-1507247.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