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科学新闻》要“抢”科学家的时间 精选

已有 4562 次阅读 2009-1-19 15: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上周五参加了《科学新闻》改版后的新闻发布会。《科学新闻》团队真的是年青有活力,我参加过无数次首发式或新闻发布会,只有这个搞得那么活跃,面目可爱。


从去年夏天开始,与赵彦、鹤鹏的聊天中,就曾谈到过这件事。记得有一次晚餐上,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的一面之词辞是:要把《科学新闻》办到科学家的茶几上。大众读物里专门有这一类,即coffee table books/magzines,内容轻松,形式活泼,比如一些画册类的读物。


这所以这么提,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纸媒体影响力下降、网络媒体影响力上升是大趋势。《科学新闻》要办成成功的刊物,必须有一个让人强烈喜爱、不舍得放弃的原因。要有一种独特魅力。很多人喜欢《三联生活周刊》,原因多种多样。小资者钟爱它的小资,前卫者喜欢它的前卫,文化人热衷于它的文化。。。真的是见仁见智。但有一条,它有一种独特魅力。前几年,作家出版社的书很火,所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很好,但其实它们的目标很“俗”——把作家出版社的书办到地摊上!《科学新闻》必须与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竞争(或合作?)。


第二个原因是,要在科学家繁忙的时间里挤出一块来读《科学新闻》,不容易。记得黄岩谊兄(北京大学研究员)说过,他往往是在上飞机前,抓一本Science或 Nature,塞到手提行李里。我揣摩,岩谊兄不会正襟危坐读Science,主要是这种刊物既有价值、又轻松,适合在飞机上或旅途中看。我原来的想法——没经过任何调查,可能不正确——《科学新闻》应该是科学家们晚餐后坐在沙发上休息或有一搭无一搭看CCTV《新闻联播》时,随手在茶几上拿起翻阅的读物。能够挤占这块时间,就不错(我个人就在这个时间段里翻阅很多杂志)。《科学新闻》要与众多挤占科学家时间的读物竞争。


我非常佩服《科学时报》社领导的眼光和《科学新闻》杂志社同仁的勇气,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有眼光和勇气办一份“服务职业科学家”的刊物。我想,《科学新闻》的成长,还依赖于我们这个科技社区所有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保证以后晚餐后看《新闻联播》这段时间内,一定先拿起《科学新闻》来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86-210743.html

上一篇:一位关注科学的总统
下一篇:又见地中海
收藏 IP: .*| 热度|

4 蒋新正 王晓明 任胜利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