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错误判定超导体
2025-10-23 23:53
阅读:344
在2024年有一篇论文 https://arxiv.org/abs/2412.15003 ,作者宣称发现了200K的新超导体;
标题为“Possibl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above 200K mediated by Bose Einstein Condensation of exciton”;
有个图电阻和磁化率都获得了惊人一致的79K的超导转变信号,电阻看似到零电阻,而磁化率更是完美的超导信号。
我相信他们没有造假,而只是单纯的不太懂超导与信号分析。
电阻转变是因为样品转变为绝缘体后电流为0导致的零电压,而磁化率转变我也无法解释,也许是铁磁杂质,也许擦洗一下样品杆,信号就消失了,而根本不是样品的信号。不进实验室,谁会知道呢?
这说明你即使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也不见得是超导。
科学家一定要进入实验室仔细的观察测试的过程,详细的分析实验数据,并对所有数据给出合理的解释。
因为数据不会欺骗,所有的数据背后都有它的物理内涵。
不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只是简单的套用零电阻和抗磁性的标准,会误导一代又一代学生。
这就像目前高校院所人才评定、招聘中唯论文数量、唯影响因子的标准一样,扭曲的科研价值取向,会对我国的科研创新造成长期而深远的负面作用。当然,替代方案如果设计不当,也许会带来更严重的人情关系、圈子派系等更多的问题,因为年轻人很少有说话的机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任治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46903-150719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