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feldin A(布雷菲德菌素A)是一种源自真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分子。它因其能独特地干扰细胞内部蛋白质运输而备受关注。
化学性质
化学名称: (1R,6S,11aS,13S,14aR)-1,13-dihydroxy-6-methyl-1H,4H,6H,7H,8H,9H,11aH,12H,13H,14H,14aH-cyclopenta[f]oxacyclotridecan-4-one
别名: BFA; Cyanein; Decumbin; 布雷非德菌素A;蛋白转运抑制剂
CAS号: 20350-15-6
分子式: C₁₆H₂₄O₄
分子量: 280.36 g/mol
外观: 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纯度:99%
厂商:AbMole
熔点: 约 201-205°C
溶解性: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低。易溶于DMSO(可达100 mg/mL)、乙醇和甲醇。
稳定性与保存: 固体粉末应在-20°C、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配制的溶液(例如用DMSO配制10 mg/mL的储存液)也建议在-20°C避光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作用原理与机制
Brefeldin A 最主要的作用是可逆地抑制蛋白质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运。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膜蛋白在内质网合成后,会被运输囊泡包裹,运往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选。BFA 通过抑制一类鸟苷酸交换因子 的活性来干扰这个过程。这些交换因子负责激活小G蛋白ADP核糖基化因子。当Arf1不能被激活时,负责包裹运输囊泡的“外壳蛋白”就无法被招募到高尔基体膜上,导致运输囊泡无法形成。
因此,在BFA的作用下,蛋白质的顺向运输被阻断,内质网中会聚集大量无法运出的蛋白质。同时,高尔基体本身的结构也会被破坏,并逐渐被内质网“吞噬”、融合,导致这两个细胞器在形态上难以区分。
这种对细胞内部结构的巨大扰动,会引发强烈的内质网应激。持续的内质网应激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如果应激无法缓解,细胞最终会走向凋亡。此外,BFA也被发现能够抑制自噬和线粒体自噬。
实验应用
研究蛋白质分泌与细胞器功能: 这是BFA最经典的应用。科学家利用它来中断分泌途径,从而研究特定蛋白质(如细胞因子、抗体、激素)的分泌过程、膜蛋白的转运以及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功能。
增强细胞内抗原的免疫检测: 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实验中,BFA常被用来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使其在细胞内累积,从而更容易被抗体检测到,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癌症研究: BFA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其抗癌活性和机制。研究表明,BFA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与化疗药物(如顺铂)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
研究生殖生物学与毒性: 近期研究利用BFA探究其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揭示了其潜在的生殖毒性,为研究卵巢衰老提供了新的视角。
病毒学与CRISPR研究: BFA被报道具有抗病毒活性(如抑制HSV-1病毒),并且可以作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激动剂,提高编辑效率。
实验注意事项
使用浓度: BFA的常用工作浓度范围通常在1 μM 到 50 μM 之间(约合0.28 μg/mL 到 14 μg/mL)。具体浓度需根据实验目的和细胞类型参考相关文献或进行优化。例如,抑制蛋白质转运可能仅需较低浓度(~100 ng/mL),而诱导凋亡则需要较高浓度(~10 μg/mL)并延长处理时间。
溶剂对照: 由于BFA常用DMSO溶解,实验中必须设置含有相同终浓度DMSO的溶剂对照组,以排除DMSO本身对细胞的影响。
毒性警示: BFA对细胞有显著毒性,特别是在较高浓度和较长处理时间下。同时,它已被证实对雌性小鼠的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严禁用于人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开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46309-150994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