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VAD-FMK是一种细胞渗透性的、不可逆的广谱半胱天冬酶抑制剂。它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抑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工具分子。其名称中的“Z”代表苄氧羰基保护基,“VAD”是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的三肽序列,“FMK”代表氟甲基酮,是其发挥不可逆抑制作用的关键活性基团。
化学性质
化学名称: N-苄氧羰基-Val-Ala-Asp-氟甲基酮
别名: Z-VAD(OMe)-FMK; Z-Val-Ala-Asp(OMe)-FMK; 泛Caspase抑制剂
分子式: C₂₂H₃₀FN₃O₇
分子量: 467.49 g/mol
外观: 通常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纯度:99%
厂商:AbMole
溶解性: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极低。需先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中配制成高浓度的储存液(例如,20-100 mM),使用时再稀释到培养液或缓冲液中。DMSO储存液应置于-20°C或更低温度保存。
稳定性: 固体粉末在干燥、低温条件下稳定。DMSO储存液应避免反复冻融,并需严格避光保存,以维持其活性。在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稳定性相对较差,会随时间推移而降解。
化学结构特点: 其结构模拟了Caspase酶天然底物的识别序列(在Asp之后切割),并以反应活性极高的氟甲基酮基团作为“战争头”,与Caspase酶的活性中心半胱氨酸共价结合。
作用原理与机制
识别与结合: 分子中的三肽序列“Val-Ala-Asp”模拟了Caspase多种底物(如caspase-3, 7, 8等)的保守识别序列。这使得Z-VAD-FMK能够进入Caspase酶的活性中心,并与特定的氨基酸残基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进行结合。
共价修饰与失活: 一旦结合,分子末端的氟甲基酮基团会与Caspase活性中心的催化性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这个反应导致一个不可逆的共价键形成,在酶的活性中心生成一个稳定的硫醚加合物。
酶活性的丧失: 由于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被共价“封锁”,Caspase酶失去了催化切割其天然底物的能力,从而被永久性失活。这种不可逆的抑制使得Z-VAD-FMK能够有效地阻断凋亡信号的下传。
细胞凋亡主要有两条通路: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线粒体)通路。这两条通路最终都会汇聚到激活一系列Caspase酶,即起始Caspase(如caspase-8, -9, -10)和效应Caspase(如caspase-3, -6, -7)。Z-VAD-FMK作为一种广谱抑制剂,能够同时抑制这两条通路下游的绝大多数Caspase,从而阻止细胞的凋亡进程。
实验与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Z-VAD-FMK是研究细胞死亡,特别是细胞凋亡的核心工具。
鉴定细胞死亡方式: 当观察到细胞死亡时,研究人员会使用Z-VAD-FMK进行处理。如果细胞死亡被显著抑制,则表明该过程是Caspase依赖性的凋亡。如果死亡未被抑制,则提示可能存在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如坏死、焦亡或铁死亡等。
研究凋亡信号通路: 通过在不同时间点或与不同刺激物组合使用Z-VAD-FMK,可以帮助解析凋亡信号通路的上下游关系,以及特定蛋白在通路中的作用。
“挽救”实验: 在建立某种凋亡模型(如药物诱导、基因敲除诱导凋亡)时,使用Z-VAD-FMK可以验证表型是否确实由凋亡引起,即通过抑制Caspase来“挽救”细胞,使其免于死亡。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非特异性: 尽管Z-VAD-FMK主要靶向Caspase,但在较高浓度下,它也可能非特异性地抑制其他一些半胱氨酸蛋白酶或丝氨酸蛋白酶,导致脱靶效应。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应使用能够有效抑制凋亡的最低有效浓度(通常在10-100 µM范围内)。
不能完全阻止所有形式的细胞死亡: 它只能抑制Caspase依赖的凋亡。如果细胞死亡主要通过坏死、焦亡或铁死亡等途径进行,Z-VAD-FMK将无法提供保护。
溶剂对照: 由于需要溶解在DMSO中使用,实验中必须设置含有相同浓度DMSO的溶剂对照组,以排除DMSO本身对细胞的潜在毒性影响。
时间窗口: 为了有效抑制凋亡,Z-VAD-FMK通常需要在凋亡刺激之前或同时加入细胞。如果在凋亡执行阶段(如Caspase已被大量激活后)再加入,其保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开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46309-150991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