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名称: 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
常见别名: DCFH-DA;活性氧(ROS)探针
分子式: C₂₄H₁₆Cl₂O₇
分子量: 487.29 g/mol
外观: 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 易溶于DMSO(溶解度高达97 mg/mL),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
稳定性: 对光、空气敏感。建议在-20°C、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荧光特性: 氧化产物的最大激发/发射波长约为 492-495/517-527 nm,部分来源提及激发波长可至 511 nm,发射至 533 nm 。
H2DCFDA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荧光探针。其本身不具有荧光性,作为一种前体探针,其工作原理基于其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首先,由于它具有细胞膜渗透性,可以轻易进入活细胞内部。进入细胞后,细胞质内的酯酶会将其乙酸酯基团水解切去,生成不易透出细胞的二氯二氢荧光素(H2DCF)。此时的H2DCF仍然是非荧光的。
当细胞内部存在活性氧(如H₂O₂、羟基自由基、过氧亚硝酸盐等)时,H2DCF会被这些氧化物氧化,脱氢生成具有强绿色荧光的产物——2',7'-二氯荧光素(DCF)。荧光的强度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弱,就可以间接反映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检测时,通常使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或荧光微孔板读数器等设备 。
三、实验应用H2DCFDA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检测和定量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
氧化应激检测:这是其最核心的应用。研究人员利用它来评估各种刺激(如化学毒素、辐射、炎症因子等)对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水平 。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在药物开发中,可用于评估候选药物是否能诱导癌细胞产生ROS以促进凋亡,或者相反,考察药物是否通过抗氧化作用来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
环境与毒理学研究:用于检测纳米材料、环境污染物等外界刺激对细胞ROS生成的诱导效应,评估其生物安全性 。例如,有国家标准方法使用其衍生物CM-H2DCFDA来检测纳米颗粒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活性氧 。
信号转导研究:活性氧在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多种信号通路中作为关键信使分子,该探针可用于追踪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 。
血管生物学研究:有研究利用H2DCFDA作为H₂O₂指示剂,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H₂O₂,并探讨其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在使用H2DCFDA进行实验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探针配制与储存:务必使用新鲜配制的工作液。建议将高浓度储备液(通常溶于DMSO)分装后于-20°C避光保存,并尽量避免反复冻融,因为探针在溶液状态下会逐渐氧化,导致本底荧光增高 。
实验条件优化:对于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需要优化探针的加载浓度(常用起始浓度为1-10 μM)和孵育时间(通常为30分钟) 。加载探针后,建议用预热的缓冲液洗涤细胞,以去除残留的探针。
避免血清干扰:在将染料与细胞共孵育时,不应在培养基中含有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的酯酶可能会在细胞外切割探针,影响其进入细胞 。
控制光照与解读特异性:整个实验过程需要避光操作,以防止荧光淬灭和探针的光氧化。同时,需要了解H2DCFDA对多种活性氧有响应,并非高度特异性的单一ROS指示剂。在解读结果时,应结合实验设计综合考虑 。
设置合理对照:一个完善的实验必须设置包括未处理的阴性对照、ROS阳性诱导对照以及用于评估非ROS依赖性氧化的空白组,这对于正确解读荧光信号的变化至关重要。
五、相关衍生物为了改善H2DCFDA的某些特性(如在细胞内的滞留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衍生物,例如:
CM-H2DCFDA:该衍生物引入了氯甲基基团,使其能够与细胞内的谷胱甘肽等硫醇发生反应,从而更有效地滞留在细胞内,减少了探针的外排,特别适合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实验 。
Carboxy-H2DCFDA (如6-羧基-H2DCFDA):通过在分子上增加羧基基团,增强了探针分子的水溶性和在细胞内的滞留性,使其在检测过程中信号更稳定,不易外泄,有助于提高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