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海
Nat Biomed Eng | 器官再生颠覆发现:血管内皮才是肝脏"总工程师"
2025-6-30 20:46
阅读:794

导语当人造肝脏的毛细血管网络开始分泌凝血因子,血友病小鼠的伤口瞬间止血——这场奇迹的幕后英雄,是一群被重新编程的血管内皮细胞。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akeda制药联合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 才是肝脏再生的“总工程师”!

image.png

1️⃣ 被忽视的“肝脏建筑师”

颠覆认知:过去十年,肝脏类器官研究聚焦于肝细胞,但真正维持肝脏功能的核心枢纽是LSEC(占肝脏血管80%):

  • 结构特殊性:窗孔结构+无基底膜,形成血液-肝细胞物质交换通道;

  • 核心功能:人体90%凝血因子VIII由LSEC合成。

历史困局

“没有LSEC的肝脏类器官,就像没有输油管道的炼油厂。”——论文第一作者斋木德和

image.png

 图1 |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衍生的肝类器官(HLBO)中类窦状内皮网络的自组织

2️⃣ 内皮细胞的“精准重生计划”

团队开创三步内皮编程术

🧬 第一步:溯源胚胎发育

单细胞图谱解析发现肝血窦起源于卵黄囊内皮

关键靶点锁定:撤除VEGF-A诱导静脉内皮特性(NR2F2/PROX1↑);

🧬 第二步:OSM信号唤醒

发现Oncostatin M(OSM) 是LSEC成熟的“基因开关”:✅ 激活窗孔结构基因(STAB1/LYVE1);✅ 促FVIII分泌能力提升5倍(Extended Data 2n)。

🧬 第三步:三维生态重建

IMALL系统模拟肝发育微环境:

上层高氧区:引导内皮细胞形成分支血管网;

底层营养区:支撑肝细胞生长;

四细胞协同:肝内胚层+间充质+动脉内皮+iLSEP自组装成血管化肝芽(HLBO)。

image.png

图 2 | 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对肝类器官(HLBO)内皮亚群进行纵向分析

3️⃣ 内皮细胞的“三重统帅角色”🔶 角色1:空间建筑师

CD32b⁺内皮细胞精准定位:→ 形成中央静脉(THBD⁺) 与肝血窦(LYVE1⁺) 双轨血管系统;→ 血管直径匹配真实肝脏(15-60μm)。

🔶 角色2:代谢指挥官

分泌WNT2蛋白激活肝细胞β-catenin通路:→ 诱导肝小叶分区:谷氨酰胺合成酶(GS)⁺细胞向血管聚集;→ 药物代谢功能提升300%(CYP3A4活性)。

🔶 角色3:凝血中枢

LSEC特异性表达✅ FVIII合成工厂(超95% FVIII由CD32b⁺细胞分泌);✅ 凝血-抗凝平衡调控(补体蛋白C3/C5分泌↑200%)。

image.png

图 3 | iLSEP(诱导肝窦内皮前体细胞)促进肝类器官(HLBO)中肝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化

4️⃣ 血友病治疗的破局利器

内皮细胞核心优势🧪 凝血因子全谱分泌

单细胞测序证实:iLSEP来源内皮细胞表达12种凝血/抗凝基因(图5a)💉 突破抗体耐药

类器官凝血因子可抵抗FVIII抑制剂(疗效损失仅11% vs 重组因子97%)(图5d)

动物实验震撼成果

血管化类器官移植组 vs 重组因子治疗组:

image.png

image.png

图 4 | 含类窦状结构的肝类器官(HLBOs)中凝血因子的体外及体内功能

5️⃣ 科学界重磅点评

剑桥大学肝脏学家Prof. Vallier:“这项研究颠覆了‘血管只是管道’的认知,证明内皮细胞主动指导器官发育——这将是再生医学的新范式。”产业转化加速:基于该技术的内皮细胞注射液已进入临床前测试,有望替代年费用250万美元的血友病基因治疗。

结语

当干细胞衍生的内皮细胞在类器官中编织出生命网络,人类终于窥见器官再生的终极密码。这项研究昭示:血管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器官功能的编程者——而属于再生医学的“内皮细胞时代”,正在到来

知识卡:内皮细胞的“超能力”1️⃣ 器官特异性:不同器官内皮细胞表达独特基因,决定器官功能(肝窗孔/脑屏障)2️⃣ 免疫哨兵:LSEC表面表达清道夫受体,可捕获血液病原体3️⃣ 再生开关:分泌VEGF/HGF等因子直接激活干细胞

图片2.png

软文开头介绍.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治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40335-149183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