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再谈学术出版的转型困境

已有 2901 次阅读 2020-6-17 17:04 |个人分类:学术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开放获取, 期刊, 欧美, 转型

        学术出版在西方被誉为“科学知识的守护者”。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一美名越来越具争议性。


       五大巨头的利润率高达25%~40%,而图书馆和学术机构却面临预算紧缩的困境,这让学术出版体系不堪重负。2018年,爱思唯尔的运营收入超过25亿欧元,利润为9.42亿欧元,利润率超过37%。而作为用户方的典型代表,美国芝加哥大学在2018—2019年支付爱思唯尔期刊订阅费 395万美元,同比增涨4.5%。这一数字高达芝加哥大学图书预算的3倍,使之不得不大幅减少其他文献资料的购买。爱思唯尔和芝加哥大学的对比,是学术出版体系难以为继的缩影。结果是:一方面,数百万的科研论文被隔绝在付费墙之后;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不得不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和阅读文献。


  开放获取被认为是解决欧美期刊危机的良策,但是开放获取的转型实践似乎偏离了这一初衷,甚至变成出版商掘金的新市场。比如,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处理费(APCs)居高不下,而且日益转嫁到研究者个人,造成了普遍的发文困难。PLOS ONE每篇OA论文收取作者1595美元,PLOS Biology的发文价格是每篇3000 美元,而顶级期刊《细胞》的发文价格高达5000美金——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作者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众多研究显示,出版商编辑发表一篇OA论文的实际成本仅在400美金左右,再加上合理的利润空间,即便算上高拒稿率期刊的额外费用,OA论文的合理收费也不应超过每篇1000美金。但是,实践中的APCs价格远高于此,这是商业出版与科研机构之间最大分歧所在,因此,只有大幅减少出版商利润,才能确保开放获取体系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新生的独立OA期刊是开放获取时代抗衡出版巨头的重要力量。但是,经过近十年发展,这些期刊面临两极分化、财务艰难、影响力有限等诸多问题。DOAJ(开放获取期刊索引机构)在2019年调查了全球众多OA期刊,发现了很多令人忧虑和震惊的问题。首先是OA期刊的集中化问题——全球十大OA出版机构中,商业出版巨头占了八席。全球已出版OA论文超过360万篇,但发表于独立OA期刊的不足1/3。目前,独立OA期刊的出版主体包括大学院系、大学出版社、非商业出版机构、研究中心、图书馆和学科协会,其规模和实力无法与商业出版抗衡。从地理分布看,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成为OA期刊发展的亮点——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巴西、西班牙、印度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在DOAJ索引的OA期刊数量增长迅猛。但是,多数独立OA期刊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数据管理水平仍然很低,42%的受访者根本不知道如何选取元数据格式。虽然73%的受访期刊使用了DOI (数字资源识别代码)来标识单篇论文,但是在技术操作层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与检索体系的兼容和跨平台的互操作等。


  猎食出版商是OA出版的另一大困扰。猎食期刊正在成为学术造假、伪科学和虚假科学信息发表传播的重要渠道,其恶劣影响已经超出学术界的范畴,开始误导公众舆论,甚至影响政策制订。对猎食期刊的甄别、限制与惩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2019年,这方面较有趣的实践出现在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印度猎食期刊出版商OMICS International告上法庭,索赔5000 万美元。OMICS International运营数百种具有争议的科学期刊,其作者遍布世界各地,获利丰厚。联邦法官业已同意这一指控,但如何执行判决、切实惩罚猎食出版商,仍然存在很大变数。不管怎样,美国诉诸法律的做法不失为一种选择,值得欧盟各国、中国等学术出版大国借鉴。


  总的来说,全球OA出版的核心市场仍被商业巨头垄断,其余市场份额则呈现多样化、分散化的趋势。独立OA出版在成本、模式、质量和伦理等方面分化严重,有的坚持学术品质、却受制于经费预算,也有的唯利是图、扰乱国际学术传播秩序。欧美科研政策对独立OA期刊的扶持力度有限——尤其是那些由科研机构和学者团体创办运营的期刊。面对垄断的商业出版巨头,欧美近些年出台了一些强硬政策(比如S计划),其初衷很好,实际效果却一般,多数被商业巨头化解,难以真正改变产业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学术出版的开放转型实际上无法脱离出版巨头,另起炉灶;相反,必须在现有框架下,与出版方进行务实却艰难的谈判。这也是转型协议成为2019年开放获取的焦点的原因。


原文发表于《科技与出版》,题为《开放生态改变出版规则:2019年欧美开放获取发展评述》,在此分四篇博文刊登,略有改动。本文为第一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928-1238269.html

上一篇:开放获取博弈与出版变局:2018年欧美学术出版发展评述
下一篇:OA转型协议——学术出版规则的重新谈判
收藏 IP: 121.210.57.*| 热度|

2 王启云 高友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