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学生
这张照片是1910年底刚成立的马萨诸塞州伍斯特(Worcester)市中国学生会的合影,刊登在1911年2月号的《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中国学生会由在伍斯特理工学院和克拉克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在当地中学学习的小留学生,还有几位美国友人组成,定期在荣誉会员Mitchell夫妇家聚会。照片中有三名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他们刚从补习学校毕业进入伍斯特理工学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后成为知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图1. 伍斯特1910-1911年的中国留学生
后排:王健1909,梅贻琦1909,J. T. Lansing,马偕,倭伸布t,孙煜芳j;
中排:H. E. Mitchell夫人,C. J. Wong, 黄文骏, H. E. Mitchell, 袁钟铨1909;
前排:R. P. Lansing, Henry Chen。
王健,北京人。中国现代制革工业开拓者,天津知名工商业家。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初学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赴美后1909-10年在库欣学校补习,1910年暑期在达特茅斯大学修课,1910-11年在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化学,1911年转威斯康星大学,1914年获化学学士学位,1915年在伯业脱学院选读皮革化学专业,191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回国。曾任天津南开大学化学教授,在天津创办华北制革厂并任总经理。抗战胜利后,任天津市商会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梅贻琦,天津人。清华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复试中考的科目最多,总分第一名。初学于保定高等学堂,赴美后1909-10年在劳伦斯学校补习,1910年入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学校物理系教授、教务长、清华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因为梅贻琦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他被两岸清华公认为“永远的校长”。
马偕,George William Mackay, 又名偕叡廉,加拿大安大略人,出生于福建省台北府淡水县,是当地的加拿大传教士乔治·莱斯里·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中文名偕叡理)之子。多伦多大学毕业,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教育心理学,1911年取得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回淡水传教、创办淡水中学并任校长。合影时马偕是伍斯特中国同学会主席。
倭伸布,后改名谭伟学,河北人。清华学校贵胄学堂特别生。1909年贵胄学堂官费留学,与第一批庚款留学生一起赴美,入阿默斯特中学学习。1914年入耶鲁大学学习文科,1918年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电力公司任职,又任美国在华企业上海电话公司副总裁。
孙煜芳,安徽寿县人。清华学校津贴生。1910年自费留学,1914年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8年获土木工程师学位。回国后曾任顺直水利委员会副工程师、京张铁路工程师、总段长、工务处长,上海阜丰面粉公司副经理兼厂务处长。
黄文骏,广州人。1909年自费出国,1914年获高地陆军学校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川汉铁路学习工程师、粤汉铁路学习站长。
袁钟铨,江苏江宁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初学于顺天高等学堂,赴美后1909-10年在卫斯理安学校补习, 1910-11年在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1911年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电气工程,又转到科尔盖特大学学习工程,1916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北京无线电报局工程司。袁钟铨在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学历和回国后的经历如今鲜为人知。
C. J. Wong,Henry Chen,中文姓名不详。在伍斯特的中学学习。
J. T. Lansing,伍斯特理工学院学生,中国学生会成员。
R. P. Lansing,在伍斯特的中学学习,中国学生会成员。
阿默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学生
这是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Amherst)市中国学生会1910-1911年的合影,刊登在1911年3月号的《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本文重点介绍庚款直接留美生魏文彬、清华学校津贴生凌道扬和陈焕镛、清华学校特别生杨荫庆。魏文彬是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他在出国前已经从北京汇文大学毕业,成为到美国后直接进入大学的两位学生之一(另一人是金涛),并且是直接入大学四年级。他也是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庚款留学生。凌道扬护送贵胄学堂留学生出国,与第一批庚款留学生同船赴美。他出国前已经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到美国后进入马萨诸塞州农学院,以后成为中国近代林业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陈焕镛日后是中国知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学校贵胄学堂特别生杨荫庆学成归国后成为民国教育学家、京师大学英文系及教育系主任。
图2. 阿默斯特1910-1911年的中国留学生
后排:梁世恩,卢宝书,梁福初j,周思敬j,魏文彬1909,张鸿勋,梁应麒;
中排:凌道扬j,P. N. Lo,陈焕镛j,陈其灼;
前排:梁应奎,陈其均,杨荫庆t。
梁世恩,广东人。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1909年自费留学,在阿默斯特中学补习。
卢宝书,广东东莞人。1909年自费留学,曾在马萨诸塞州农学院学习,1916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商科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国华安保险公司两广总经理。
梁福初,广州番禺人。清华学校津贴生。初学于广州岭南学堂,1909-10年任清驻德公使馆随习学生,1910年自费留美。1911-12年在阿默斯特的马萨诸塞州农学院学习农业,又转雪城大学学习历史政治学,1915年获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教于清华学校,任职于财政部,1920年任经济讨论处(端纳任代理处长)的中文编辑主任。
周思敬,江苏宝山人,生于汉口。清华学校津贴生。1906年自费留学,曾在霍尔约克高中学习法律,1911-12年在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回国后曾任浦信铁路工程师、北京大学教员、驻古巴副领事。周思敬是留美幼童周万鹏之子。
魏文彬,河北密云人。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庚款留学生。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之前已取得北京汇文大学学士学位,赴美后直接进入阿默斯特学院四年级学习普通文科,1910、1911年先后获文科学士和硕士学位,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及国际法博士学位。是庚款留美学生中最早获博士学位的两人之一。留学期间任东美留学生会会长、世界会会长、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会会长、留美学生月报总编辑。1915年回国,曾任驻墨使馆三等秘书、驻美及驻英使馆三等秘书、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国际联盟行政会中国代表团秘书、外交部秘书。
张鸿勋,上海人。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09年自费留学。1909-13年先后在波士顿大学和马萨诸塞州农学院学习农业,1914年获密苏里大学农业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岭南中学校长。
梁应麒,又作梁应祺,广东香山人。初学于山东烟台实益学堂,1903、1908年两次自费留学,阿默斯特高中毕业,在马萨诸塞州农学院学习。
凌道扬,广东新安人。著名林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奠基人之一。清华学校津贴生。190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做为半官费贵胄学堂留学生领队及翻译,与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同船赴美。同年入马萨诸塞州农学院,1912年获森林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入耶鲁大学研究生院,1914年获森林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农商部技正、金陵大学林科主任、交通部及山东省长公署顾问、青岛农林局局长、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央林区管理局局长、中华林学会理事长。
陈焕镛,广东新会人。著名植物学家。清华学校津贴生。1908年自费留学,曾在马萨诸塞州农学院、波士顿大学农学院、纽约州立森林学院、雪城大学学习,1915年获纽约州立森林学院学士学位,1919年获哈佛大学树木系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陈其灼,上海人。1908年自费留学,在阿默斯特中学学习。
梁应奎,上海人。广东人。1908年自费留学,在阿默斯特中学学习。
陈其均,广东香山人。1908年自费留学,在阿默斯特中学学习。
杨荫庆,河北武清人,民国教育学家。清华学校贵胄学堂特别生。1909年贵胄学堂官费留学,与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同船赴美,入阿默斯特中学学习,后转库欣学校。1913年入康奈尔大学学习文科,1917年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入该校研究生院进修,之后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科修业,获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讲师、京师大学文科英文系及教育系主任、教育系教授,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长、东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中华教育总委员会委员、北京首都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兼教化组组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0405-150170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