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招聘岗位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实验室,聚焦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023年启动建设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一期建设(2020-2022)投资18.8亿元,建成一流水平的支撑原创性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的七大支撑平台、八个研发中心,建有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院士为核心、国家级高端人才为骨干的科研人才队伍,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通过打造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和运输装备及高温工业碳中和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蒋三平教授团队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2名,重点培养电催化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课题组配备先进实验平台,科研经费充足,为入选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通道。本招聘长期有效,遴选过程坚持择优选拔原则,入选者将同步享受佛山市最新人才政策支持。
二、合作导师介绍
蒋三平教授,现任国家能源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绿氢绿氨制备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是国际著名燃料电池专家,国家级特聘人才,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Curtin University) 约翰科廷杰出终身教授、科廷大学燃料与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澳大利亚陶瓷燃料电池公司 (Ceramic Fuel Cells Ltd., CFCL) 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及机理、固体氧化物高温电解质材料及机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及反应机理、纳米结构电极、电极/电解质界面现象、高温聚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合成氨/制氢等。蒋三平教授承担多国知名研究组织机构的大量科研项目,长期从事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燃料电池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研究成果,在世界电化学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学术影响力,是燃料电池领域 (ranking within top 5) 论文被引用最高的研究人员之一。是2016年全球高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最具影响力的高被引的学者。科睿唯安跨学科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已在Chem. Soc. Rev., PNAS,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Nano Lett. 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0余篇论文,文章总被引用率49853次,h-因子118,另有多部知名出版社特邀专著与编写章节,并著有《燃料电池导论:电化学与材料》专著。蒋三平教授当选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并被推荐为海外华侨代表参加70周年国庆观礼。
三、适合背景
电催化反应(如C-N偶联制尿素、硝酸根还原、氮还原、水分解、氧还原、二氧化碳还原等)。
四、应聘条件
(一)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全职从事博士后或专职副研究员工作;
五、相关待遇
博士后在佛山仙湖实验室工作期间每年(按12个月计)工作津贴所得总计(含学校发放工资)按A(50万元/年)、B(40万元/年)、C(30万元/年)三个标准发放:
A档:50万元/年,考核要求:达到实验室约定要求(超过武汉理工大学相应学科出站考核优秀标准);
B档:40万元/年,考核要求:达到武汉理工大学相应学科出站考核优秀标准;
C档:30万元/年,考核要求:达到武汉理工大学相应学科出站博士后合格标准。
博士后可按佛山市以及南海区相关政策规定申报博士后扶持资金。博士后出站后,符合实验室研究人员招聘条件且本人有意愿留下工作的,实验室优先录用。
六、岗位职责
(一)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项目,独立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
(二)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三)在合作导师的辅导下,博士后和研究员可作为独立项目负责人申请国家、省级、市级课题。
七、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邮件标题:应聘岗位-姓名-毕业院校)。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个人简历、学位证明复印件、反映本人学术水平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八、联系方式联系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氢谷阳明路1号佛山仙湖实验室
联系人:郑老师E-mail:jyzheng@hnu.edu.cn,黎老师E-mail:lijingwei@xhlab.c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0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