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癌症的基础研究是个“讲不清”的领域
2010-11-8 18:30
阅读:3123
标签:癌症, 基础研究, 打假, 魏于全

回答: 我觉得对造假的质疑如果错误的话才应该道歉 由 致远 于 2006-04-17 16:21:49 

从处理问题的能力看,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4-17 17:44:48 
甚至可以认为司没有责任能力。因为“愿意赔礼道歉”这种话,是大人劝小孩子打架用的,用在这里不成体统。 

  好像“公开信”是先网上公开,后发到科学院的。这个行为顺序对一个“过来人”讲,很不合情理。因为到“公开”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以司名分和他的指控会不被当局“受理”,或遭拒绝。这一公开,还没有解决问题的头绪时,就已经吵翻了天了。这样丝毫不利于解决问题。司没有这个预见能力也是不可思议的。 

  必须承认癌症的基础研究是个“讲不清”的领域。是群盲摸象的“景象”,是“官许”的“骗子”集团,如果认为中医也是“骗子”的话。两者不过是“官”和“私”妓的差别,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生理要求”而存在的。这个圈子的故事,应该有很多,也是“打假”难度最高的地方。每种“民间”疗法都会有“奇迹”发生,都有人相信;每种“科学”疗法也都出现不少的死亡,都有人后悔。 

  这么些年过来了没有行动,直到今天才指控的理由当中,不否定可能有“健康状态”变化的因素。因为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有怀疑外遇的,有怀疑投毒的;有怀疑暗杀列宁同志的,有怀疑别人偷财产的、学术成果的。这类投诉的信件也见过很多,读过很多。发病初期,文字还比较合情合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些明显的破绽了。给首长写信,还要挂号信等等的,都是属于有病的表现。崔先生讲给国家主席等几位大人物寄挂号信讲不能建加速器,基本就可以断定是要去看医生了。 

  忽悠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这个问题可能很复杂,不是一个“平面几何”的证明题。原因也很可能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因为以镜某的观察,“活跃”在网络上而有理解能力的人,不为多数。

虹桥科教论坛 [www.rainbowplan.or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400-38172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