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梨杰
数学教育中的“原罪”问题辨析
2025-8-2 10:27
阅读:252

        数学教育的范围很广,就以高等数学教育为例,其核心内容是牛顿莱布尼茨等创立的微积分,把微积分发展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有欧拉,拉格朗日,柯西等数学家,最后对微积分进行理论总结的当属黎曼,魏尔斯特拉斯等。

       微积分教育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僵硬的符号知识形式,与微积分这一近代科学理论的革命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曾经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在现实中处于微末的地位,特别是有些教育者试图述说与解释微积分的伟大意义时在当下总是碰壁的,我认为这与微积分教育的“原罪”有关。

     曾经读过一本《西方文化概论》的书,据其中关于“原罪”的解释:历史上犹太民族一直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族群,但现实是这个民族经常被外族奴役与统治,这是为什么呢?最后犹太人找到了一个原因就是——不敬祖先,这就是所谓的“原罪”,后来的“摩西十诫”就有这一条。

     我所谓的数学教育的“原罪”也是指不敬重数学知识的祖先——那些伟大数学家的思想,而言的。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在讲台上讲微积分中的导数概念,讲述两个经典的例子,其中讲到曲线割线的极限就是切线。后来一位同行评论说“你这个讲法挺好,但就是你上课缺少激情。”回去我就思索,什么是科学教育的激情,需要激情吗?教科书上的很多知识是天才的激情的产物,问题是那是人家天才的激情,在这些问题上呐喊或者发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激情,这合适吗?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哪些天才的激情并无确切的了解与研究。

       最后我的结论是,科学教育应以客观冷静的陈述出发,尽量摆出较为丰富的例子,数学教育者是有某种原罪的,教学的内容来自几百年前的经典科学理论,而且我们对这些理论只是形式上比较熟悉而已。

      有哲学家提出,与“原罪”相关的是“忏悔”的问题,科学教育需要忏悔吗?我认为更需要是是反思或者创新,我提出“数学教育文学研究”的理念就是一个尝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梨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3839-149618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