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Carb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Carbon

博文

James Clark教授与Green Carbon │ 来自可再生碳的绿色溶剂

已有 515 次阅读 2025-8-6 19:37 |个人分类:2023国际绿碳科学大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00.png微信图片_20230801083845.jpg

2023年7月26-28日,Green Carbon首届编委会暨2023国际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召开。Green Carbon编委、英国约克大学James Clark教授应邀出席。

1750391819809.jpg

在首届编委会上,James Clark教授指出,Green Carbon应有清晰的定位和收录范围,并围绕该定位发表相关的文章。

微信图片_20250806192543.png

1750391841487.jpg

来自可再生碳的绿色溶剂

溶剂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全球年市场需求量超过2000万吨,应用于大多数工业领域。但是,传统溶剂主要来源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通常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特别是,广泛使用的极性非质子酰胺溶剂(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现在已知其是有毒的,需要被更安全绿色的溶剂替代。类似地,人们也需要找到低极性的烃类非质子溶剂的替代品,包括己烷和甲苯。James Clark教授介绍了他的团队在商用绿色生物基溶剂领域的工作,并重点介绍了已商业化的生物基CyreneTM2,2,5,5-四甲基四氢呋喃(tetramethyloxolane, TMO)两种新型绿色溶剂的研发、商业化和未来应用前景。

微信图片_20250806192549.png

CyreneTM是许多酰胺类溶剂应用的有效替代品,它来源于生物质,安全无毒,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具有可持续性。CyreneTM现在已经商业化(在法国东北地区和澳大利亚有生产工厂),其生产规模正在扩大到年产数千吨的水平。CyreneTM在石墨烯制造(市场上至少有一种商业CyreneTM-石墨烯的产品)、有机合成、膜制造、药物递送、生物检测和电池回收等方面已经获得应用。此外,CyreneTM的许多衍生物溶剂以及CyreneTM-水系统的溶剂目前正在开发中。

在非极性绿色溶剂方面,TMO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溶剂。与包括四氢呋喃(THF)及其已知衍生物在内的大多数醚不同,TMO不形成过氧化物,使用十分安全。TMO的大气击穿实验研究证实,它不会产生有害降解产物。TMO与甲苯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性质,被认为是几种常见碳氢化合物溶剂(例如,己烷、甲苯和二甲苯)的安全、生物基替代品,而这些碳氢化合物溶剂都有疑似人体毒性。目前,TMO正在进行包括聚合反应在内的一系列应用中的测试,且已经实现了100公斤级的生产,未来将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并会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

微信图片_20250806192555.png

1750392002065.jpg

微信图片_20250806192610.png

James Clark 教授

James Clark,英国约克大学教授、绿色化学卓越中心和生物可再生发展放大实验中心创始主任、Circa可再生化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客座教授、Green Carbon期刊编委。主要在绿色和可持续化学领域开展研究,包括生物质利用、绿色催化和可再生化学品等方面。领导开发了多款新的商业生物基溶剂和材料产品。已发表论文600余篇,H指数90,获得了2021年欧洲可持续化学奖等多项欧盟、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奖项。曾担任国际著名期刊Green Chemistry的创始主编和RSC绿色化学系列丛书的主编。

 原文链接 

James Clark教授与Green Carbon | 来自可再生碳的绿色溶剂

Green Carbon

期刊官网:Green Carbon官网

投稿网址:Green Carbon投稿

公众号:Green Carbon公众号

知乎:Green Carbon知乎主页

科学网:Green Carbon科学网主页

微博:Green Carbon微博主页

0.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0330-1496732.html

上一篇:Green Carbon绿碳文章 | 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与蔡的副教授:汽爆秸秆中试发酵高效生产生物丁醇
下一篇:彭良才教授与Green Carbon | 植物细胞壁工程双重调控纤维素纳米原纤维组装与纳米碳催化
收藏 IP: 113.120.1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8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