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籽粒病害,表现为籽粒胚部呈现明显的黑褐色斑点,严重影响籽粒外观、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降低小麦商品等级。近年来,随着土壤条件的改善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黑胚病愈发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使用种子包衣剂并在灌浆期喷施药剂是进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式,但会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相较于化学防控措施,挖掘抗性遗传位点,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黑胚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完成的题为“Genome wide linkage mapping for black point resistance in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of Zhongmai 578 and Jimai 22”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 2025年9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以中麦578/济麦22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材料,利用50K SNP芯片遗传连锁图谱与5个环境黑胚病发病率表型数据,在2A、2B(2)、2D、3A和5B染色体上定位到6个稳定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1-28.8%。其中,QBp.caas-2B1和QBp.caas-2B2的抗性等位基因来自中麦578,其余4个位点抗性等位基因来自济麦22。针对与QTL紧密连锁的侧翼标记,成功开发了5个KASP分子标记,并以165份栽培品种为材料,对其遗传效应进行了验证,为黑胚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分子工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勇研究员和刘金栋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已毕业硕士生陈甜甜为论文第一作者,何中虎研究员和夏先春研究员也参与了此项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218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242031)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基金(S2022QH04)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Tiantian Chen, Lei Li, Dan Liu, Yubing Tian, Lingli Li, Jianqi Zeng, Awais Rasheed, Shuanghe Cao, Xianchun Xia, Zhonghu He, Jindong Liu, Yong Zhang. 2025. Genome wide linkage mapping for black point resistance in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of Zhongmai 578 and Jimai 2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4(9): 3311-3321.
https://doi.org/10.1016/j.jia.2023.12.039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4,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5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