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JIA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陈明训教授课题组在甘蓝型油菜种子油脂积累及幼苗抗寒和抗旱能力的研究
2025-1-22 17:18
阅读:632

冬油菜北移是我国北方冬闲田开发利用、增加食用油生产、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春季干旱,致使油菜在生产过程中时常面临寒旱危害,导致油菜产油量和品质降低。因此,挖掘油脂合成兼抗寒旱相关基因,以生物育种手段创制高油兼强抗寒旱油菜新种质,对于培育油菜新品种、促进冬油菜北移、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陈明训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Heterogeneous expression of stearoyl-acyl carrier protein desaturase genes SAD1 and SAD2 from Linum usitatissimum enhances seed oleic acid accumulation and seedling cold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Brassica napus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4年6期正式发表 

640.png

研究者发现,在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背景下过量表达LuSAD1LuSAD2均促进种子总脂肪酸和油酸的生物合成(图1)。进一步研究表明LuSAD1LuSAD2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降低对细胞膜的损伤进而增强幼苗对寒冷和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图2和3)。该研究为油料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潜在靶标。

1.png

图1 异源表达LuSAD1LuSAD2促进甘蓝型油菜种子总脂肪酸和油酸的生物合成

2.png

图2 异源表达LuSAD1LuSAD2增强甘蓝型油菜幼苗抗寒能力

3.png

图3 异源表达LuSAD1LuSAD2增强甘蓝型油菜幼苗抗旱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陈明训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在读博士王建军和在读硕士邵亚楠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2ZD040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400)、陕西省重点研发(2022NY-1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基金(Z1090121052)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K3031122024)等项目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3001387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8,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8084-146991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