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chengzhi 独立研究人士,目前主要研究:社会热力学、相对论和宇宙学、暗物质、地外文明

博文

教育系统改革的策略

已有 3931 次阅读 2012-5-28 21:45 |个人分类:博客大赛|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策略, 教育系统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学生丧失了提问、质疑的思维能力,丧失了创新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这样的文章,说明中国学生的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中央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于中国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能力,这一点本身不存在多少疑问。这可以从已有的案例以及教育实践研究的结果得以证实。
  其次要解决这一问题,整个中国教育系统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但是如何去改则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推倒重来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必将伤筋动骨,严重的可能会伤害到教育系统的元气,恢复时间会是相当的长。这有“文革”的教训可资借鉴。
  因此现在的举措就是如何稳中求进,既不伤害到自己的元气,又能够实现平稳过渡。
  解决的方案可以是自外向内,也可以是自内向外;还可以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等。
  如果采用自外向内的方法,首先改变的是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变将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变化,这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比如整个社会在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导致教育系统与社会需要形成差距,将为教育系统的内部变革提供动力。比如放在国际环境中来看,国产人才的创新能力确实不如人家,人们有理由怀疑是教育系统内部出了问题,由外部对教育系统提出需求,教育系统设法调整自己,以便满足这种需求。
  这种由外至内的方法好处在于市场化,不需要太多的行政措施就可以很好地实现目标。但缺点在于有可能带来比较大的“阵痛”,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教育市场化等倾向。
  另一种方法是自内向外。教育系统能够预见到随着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改变自己。这种调整改变可以是比较小的改革,比如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多采用探究、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等。也可以是中等程度的,比如涉及到学校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而比较大的则可能涉及到高考制度等关系到全局发展的改革。

  比较理想的就是两种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教育系统一定的压力。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好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

  在外部环境产生了变化以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迫切改革的意识以后,就可以从上面所述的小、中、大三种改革方式调整,最终使得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因素与教育系统和谐共存发展。
  至于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则比较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一些。与美国不同,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部,这为自顶向下的方式推进改革提供了条件。比如通过适当的政府管理,出台一系列有助于教育系统改革的措施等。而自底向上的方式,则是由基层经过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政策的制定。这两种方式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较而言,自外向内、自内向外的方法适合教育系统的改革;而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的方法则适合于理顺教育系统内部关系,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477-575955.html

上一篇:持久性污染物具有相对性
下一篇:将微分方程进行到底
收藏 IP: 116.199.120.*|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