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为从现在开始到2022年。因此这个规划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影响。那么如果理解《规划》内容,尽管网上还没有《规划》的全文,但是从媒体公布的主要内容还是可以粗略看出今后我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将要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限于时间关系以及个人的水平限制,理解不一定正确,待到全文可以在网上下载之后,再行仔细解读。
老龄化是一个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甚至如同越南这样的比较“年轻”的国家最近也在制定延迟退休的政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我国现在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策略更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从媒体公布的内容概要来看,《规划》在五个方面部署了今后需要完成的任务。与我们心目中应对老龄化问题就是如何去“养老”不同,作为第二大任务的是要“改善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另外《规划》还强调了“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
从这样的任务表述方式可以看出,除了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养老科技含量之外,老年人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应该也被重点提出来了。
那么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如何被有效开发出来?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自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这样的概念之后,对于如何进行终身教育,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问题各领域的专家都有专门的探讨。终身教育既是一种哲学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可操作性极强的系统。终身教育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不过由于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因此“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从学历教育系统中毕业出来的成年人。这一起点时间可以从初中毕业开始,也可以是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毕业之后开始计算。
那么如何构建成年人的终身教育体系?将学历教育的办学模式应用进来是一种方法。比如现在的成人教育系统,老年大学等都是这种比较直接的应用方式。当然这些成人教育系统只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更大一部分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构建于信息化社会基础上,成人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参与各种的社会活动等的一个体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需求自主获取对应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促进自身的生理健康成长并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
过去工业化社会,人的生理因素在劳动过程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因此当一个人的生理功能出现明显衰退迹象,无法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平均水平进行竞争的时候,退休制度给予了他充分的保障,解除了其后顾之忧。然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在劳动过程变得更加重要,而认知能力的发展又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这也意味着在一个人生理因素方面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实际上其认知能力反而到达了人生的顶峰。这样过去五十多岁,六十岁就退休的制度就不太适合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了。因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正是一个人认知能力最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将这一时期人的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想象将为社会创造极为可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要保证每个人在生理明显衰退阶段还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制度保证是必须的。这种制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区别于各种具体产品,比如空调、电视机等的工业化的大生产,终身教育体系是一种认知能力的大生产,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认知产品,进而促进具体物质产品的创新和质量、产量的提高。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认知潜力。这也让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劳动能力可以被有效开发出来。这就是《规划》中强调的“更加充分就业”的含义。我们过去在这方面做得是明显不够的。很多质量非常高的认知能力都被浪费掉了。比如一个人在五十多岁的时候退休了,就不再学习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或者只是从事一些比较低端的认知能力的工作,这就是一种浪费。又比如说广场舞既是身体锻炼,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确实是一种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提高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活动,有大量中老年人参与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毕竟专业不同,每个人的认知特点也各异。如果广场舞变成了一种全民运动,那就值得注意了。大量的中老年人重复相同的认知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场舞作为一种行为艺术也只是一些比较专业的艺术家参与的比较多。而中国能够成为一项“运动”,或多或少证明了中国实际上还有大量的认知能力的富余,如果能够将其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一定可以有效缓解我们现在的老龄化问题。
《规划》部署的第四个方面的任务是“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我想这里面的含义包括了利用各种科技创新,为养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还有老年人本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一个人在五六十岁退休之后,身体不行了,但是认知能力还非常强大,可以做很多工作。现在很多的科技成果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创造出来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张益唐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解决了一个数学上的世纪难题,证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足以应对世界上最复杂问题的挑战。梁灿彬老师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在编写微分几何方面的专著。而古代孔子五六十岁的时候编撰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著《春秋》等传世巨著。这都反映出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确实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宝贵的财富,不应该被浪费掉。
最后我注意到新闻稿中强调了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配置。这也意味着原有的经济、政策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需要调整整个社会系统结构,合理安排各种能够制约影响老龄化社会的因素,从而使得老龄化社会的过渡能够更加平稳。这其中我认为就是会调整我们现有的一些政策、机构以及各种服务措施。养老体系的建立是可以参考先进国家的经验的。而如何发挥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让老年人既能够老有所养,也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也需要各种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在这方面先进国家所积累的经验不多,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性地规划、制定和建立起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477-120737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