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经(网)络也

已有 488 次阅读 2024-4-14 22:46 |个人分类:工作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8-01-24 11:38:14)

腊八,奉天最寒冷的日子。气态的变成了液态,液态变成了固态,只有等离子态依旧在自由地飞翔。常言道:“不通则痛”,如果说等离子体是“超导”,那么固态就是“超阻”了。寒冷则固,固而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腊八是春天到来之际最痛的日子。自古学仙者不可不学医,学医者亦不可不学仙。盖仙医同源,取其医道相资,落实于身心性命之真确而已。观乾闻坤,天地如此,何况人乎?故而知汝自己,才是所有修行中最为殊胜的目的。

《黄帝外经》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对人体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医学,每种医学都是根据自己对人体的认识来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寻找治疗的方法,就如同吾将世界宗教分为东方与西方(宗教)一样,医学也分为中医和西医。《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的原意是“纵”向之路径的意思,古人认为“纵”乃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人体的皮肉筋骨、四肢百骸之所以能维持其正常功能,就是因为有气血的滋养、濡润,而气血的传输是通过经络、穴位来实现的。

人体上的穴位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十二经脉的腧穴为左右对称分布的双穴,任脉和督脉的腧穴分布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以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内的腧穴,它们对某些疾病有奇特的疗效。阿是穴又成“压痛点”, 无固定名称和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取穴点,主要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腧穴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体内脏腑组织器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经络腧穴与脏腑相关,内外相应,这样就使腧穴—经络—脏腑间相互联系起来,脏腑病症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腧穴,而通过体表腧穴施以针灸或其他治 疗方法,也能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从而来治疗脏腑的病症。

《黄帝内经》云: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络”的原意是“网络”,也就是“纵”(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大约十二年前,吾有一博士毕业生之毕业论文《人体经络的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及其计算机仿真实现》,并曾经在《东大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人体经络复杂网络路由问题》,可以说是开创了该领域之先河(已经成为高被引文章)。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推理分析,对人体经络进行了取类比象之描述,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是复杂网络之内涵。

《灵枢·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切独坚。”“腧穴”[acupoint;accupunctive point],发音【yú 】用同“腴”,如发音【shù 】中医名词也。腧字从肉从俞,其中“肉”指身体(肌肉),“俞”意为“捷径”。月俞联合起来表示身体内部的捷径或通道,其入口称为“穴”,故腧与穴常连称为“腧穴”。《灵枢·四时气》:“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各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黄帝内经·脉经》云:“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吾诚惶诚恐,真是不知道黄帝大脑里都在思考些什么东西,竟然会如此奇妙。但是,既然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然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再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待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最后人的形体就长成了。岂有此理,实在是不可想象,竟然殊胜到如此境界。

《黄帝内经》云:“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诸如印堂穴主治头痛、鼻炎、高血压、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太阳穴位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然而不同穴位治疗的疾病之间有又着重叠(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更有趣的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穴位可以相互配合治疗某一疾病有更好的效果(复杂网络效应)。针灸在选穴时,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本经取穴和远经取穴,这意味着“距离较近的穴位之间可能有连边”,“距离较远的穴位之间也可能有连边”。总而言之,如果假设穴位是结点,穴位与穴位之间的疾病关系为边,那么无容置疑经络就是一个复杂网络。

然而,人体血液通过控制静脉血的流量,对动脉血流入毛细血管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人体也有一套操作(控制)系统,通过经络来控制人体按照“自身”(天意)的规律(程序)运行,人体自身规律决定了在不同的地点(季节)和时间(时辰)人体分配给各器官的血液量不一样。针灸是一门古老而诡异的事情,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压痛穴位诊断疾病,体表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功能障碍。可见穴位和穴位之间,以及穴位和疾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的穴位治疗不同的疾病。气血通过经络传输弥散于全身,然后组织、脏腑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纵横交叉,分布于体内和体表,给养全身,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目前经脉(位于深筋膜中)可以通过解剖发现,但现在的仪器还不能探测到营气、卫气等。经脉中的营气是人体控制部分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人体的命令,控制提供给器官的血液量。营气通过深筋膜对静脉血管一些位置的外壁形成压力,气前进时就带动静脉血前进。人体通过改变气量(气压)来控制静脉血的流量,静脉血流量得到控制,动脉血流入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的流量就得到了控制。

中医所说穴位是经脉通道中瘀血容易聚集的地方,就如同河道中有的地方瘀泥容易聚集一样。穴位能治病的原因是当穴位有瘀血聚集后,将引起人体出现某种病症,瘀血渗出或移动后,产生病症的原因没有了,病症也就消失。“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即经脉循行到什么部位或与什么部位发生联系,那么该条经脉上的腧穴就能治疗什么部位的疾病。

当体表遇到病邪侵袭时,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 由于内脏之间的经络连贯,病邪可从一个内脏传入另一个内脏,称之“病邪之传变”简称传经。经脉某处或多处有瘀血阻塞后,气的作用受到影响,相关的人体组织、器官就不能获得需要的血液量滋养,运行就不正常。同时其发挥的功能达不到人体系统对它的要求,出现功能不匹配,人体系统运行也就不正常,这时人体就会逐步产生各种疾病。

吾人之传统文化里隐藏着一个隐喻,就是冥冥之中感觉周身之器官被映射到了足底与手掌,甚至是耳陲。更加伟大的是,就连吾人之名字有时也会被映到那繁星点点的夜空中。其实,研究经络网络更像是在研究自己,吾人居然对自己一无所知,还狂妄自大地说:“知汝自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25-1429677.html

上一篇:“虚拟现实”--主观与客观之融合
下一篇:眼(耳鼻舌身)
收藏 IP: 175.169.29.*| 热度|

2 杨正瓴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