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的本源的再思考
人类在享受太阳的光和热,也知道太阳的能量由氢核聚变反应提供,20世纪的量子理论和太阳的标准模型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诉这一点,可是它们都不曾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太阳为什么没有变成天文学氢弹(像地球人的氢弹),而是非常准确地每秒提供6亿吨氢核燃料,并赐于地球人最合适的生息条件.这里,以往的科学理论都只能提供拟合的数据,以示自重力构成的压力(0.75个太阳半径),与核聚变构成的光压(0.25个太阳半径),刚好处在动力学平衡态上.幸好,还没有哪一位科学家做过精确的计算,因为这个外壳实在大单薄了.太阳之所以没有变成天文学氢弹,不仅仅向太阳的标准模型提出了挑战,也向20世纪的时空理论和相互作用力理论提出了挑战,只需用一句话,这又是20世纪的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解答的,这一句话就是:核聚变反应区如果是以往理论所指的太阳中心到0.25半径处的一个球体,由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微子对太阳内部空间同样是全透明的,因此来自太阳内部的中微子应该在太阳刚诞生时就散失了,何来现在的太阳中微子失踪案和可测的中微子流量?
谁能提供太阳自动控制核聚变反应真正的科学理论,谁就掌握了打开“和平利用核聚变能”大门的钥匙,这是毫无异义的.在原子中,如果电子从真空高能级跃迁到壳层低能级,原子就会放出能量,如果反过来,电子从壳层低能级跃迁到真空高能级,原子就要吸收能量.光电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我们称之为正跃迁,那么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就叫反跃迁.正跃迁会放出能量,反跃迁要吸收能量.在原子核物理中也一样,铀裂变会放出能量,相反要合成超铀原子就要提供能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