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弦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已有 254 次阅读 2024-10-15 08: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5.弦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性.docx

弦理论在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006年7月世界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演讲前后曾说:弦理论研究已经到了“重大革命性突破的前夜”.2008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南部阳一郎,就是一位著名的弦理论先驱者之一.200910月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科学家霍金告别卢卡斯数学教授职位后,也是著名的弦理论先驱者之一的格林,获得了剑桥大学声望最高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卢卡斯数学教授职位于1664年设立,科学史上一些最伟大的人物都曾获得这一头衔,其中包括牛顿和狄拉克.说明当代科学前沿的弦膜圈说已出现发展的势头.

现任我国《前沿科学》编委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美国杜邦中央研究院退休院士的沈致远先生说:“在美国超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论已成显学,占据一流大学物理系要津,几乎囊括了这方面的研究经费,年轻的粒子物理学家如不做弦论,求职非常困难,资深的也难成为终身教授”.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了李泳先生翻译的斯莫林的《物理学的困惑》一书,在该书开头11页至15页有,即使斯莫林是站在反对弦论者的代表人物的立场上,他也不得不承认:“在美国,追求弦理论以外的基础物理学方法的理论家,几乎没有出路.最近15年,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为做量子引力而非弦理论的年轻人一共给了三个助理教授的职位,而且给了同一个研究小组”.“因为弦理论的兴起,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的人们分裂为两个阵容.许多科学家继续做弦论,每年大约有50个新博士从这个领域走出来”.“在崇高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享受有永久职位的每个粒子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弦理论家,唯一的例外是几十年前来这儿的一位.在卡维里理论研究所也是如此.自1981年麦克阿瑟学者计划开始以来,9个学者有8个成了弦理论家.在顶尖的大学物理系(伯克利、加州理工、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和斯坦福).1981年后获博士学位的22个粒子物理学终身教授中,有20个享有弦理论或相关方法的声誉.弦理论如今在学术机构里独领风骚,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如果不走进这个领域,几乎就等于自断前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著名超弦理论家朱传界研究员,在《写在“2006年国际弦理论会议”前夜》的文章所说:弦理论在中国,在超弦的第一、第二次革命,以及随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都未能在国际上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在研究的整体水平上,与国际、与周边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甚至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著名超弦理论家朱传界研究员在《写在“2006年国际弦理论会议”前夜》的文章中说:弦理论在中国,在超弦的第一、第二次革命,以及随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都未能在国际上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在研究的整体水平上,与国际、与周边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甚至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内地学术界对弦理论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一些有影响的物理学家,基于某种判断,公开地发表“弦理论不是物理”的观点.受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这种观点在中国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从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看,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北大、清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严重缺乏主要从事弦理论研究的人才,这种局面间接地制约了青年研究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地造成了国内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值得庆幸的是,在丘成桐教授的直接推动下,伴随着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的成立,以及随后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每年举办的多次高水平专业会议,并邀请像斯特罗明格这样一流水平的学者到中心工作,大大地推动了国内弦理论方面的研究.2002年底,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通过多次举办工作周和暑期学校,在超弦理论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这种种现象都表明,中国的超弦理论研究,在平静的外表下,正积蓄着旺盛的爆发潜力.摆在超弦理论研究面前的,是一幅广阔的前景和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是一条热闹又孤独的旅程,它所涉及的问题对年轻的学生和学者,有着强大的魅力,同时它对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正在为弦理论的第三次革命作准备,也期待着她的早日到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5304.html

上一篇:现代物理学对于统一场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下一篇:超弦理论简介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