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明
中国大学有问题之领导篇 精选
2011-11-16 09:27
阅读:9275
标签:领导, 中国大学问题
      中国大学有问题,问题很多!首要的问题是领导!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关键是车头带。中国大学的很多问题与大大小小的领导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方便论述,本文中“领导”特指大学内部的各级领导。大学领导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多,内耗大,交往资本高。

      中国大学在领导方面的一个共性问题是领导多。大学校级领导现在一般都在10人以上,其中享有正职待遇的一般要3-7人。大学内各部、处、学院也同样具备这一特点,大部分部、处、室的一个怪现象是处长比科长多,学院一级一般也有5-9名享有处级待遇的领导。领导多了,按说,应该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可中国文化偏偏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领导多了,效率反而低。在学校一级,领导多了,就多了内耗。由于现在高校领导班子也讲求“五湖四海”,所以班子由各大学领导组成,甚至还包括企业和政府官员出身的大学领导。由于文化不同,背景不同,他们之间的融合并不顺利。于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交往成本无形中加大。上级领导多了,对下级单位同样是一个负担。下级领导接受的指示就多了,需要汇报的人也就多了,下级干部干活的时间就受影响。下级单位的领导对上级一个领导没有照顾到,就会享受其带来的不公处理。

      对大学二级单位来讲,本来干活的主要是科长、科员、教师,可偏偏这些人少,指挥这些人的人多。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下面的科长们“忙得像头驴”,到头来,得到的结果却是工作不主动。

      在大学领导数量方面,我们还真应该与国际接轨。

      第二,是非多,干活少,能上不能下。

      领导方面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身为大学各级领导的官员们,普遍是是非较多,干活较少,但在干部任用上却是能上不能下。

      这应该是一个老问题了,现在正在当职的各级干部,特别是身处正职位置的各级干部,都有了自己的学历,很多有了博士文凭;也有了自己丰硕的成果,大部分是成果加身。有些甚至当上了院士和各级学术带头人。但这些人给人的印象或者事实却是,他们的成果主要是自己的职务、职位换来的,与他们的学术水平基本没有关系。一些长年没有进过实验室,没有自己动手写过论文的人,却成了学术精英。各级领导对学术资源的占用,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的一个严重的障碍物。那些没有学位、学历的官员,同样有自己的事做。他们多半想法上门课,然后找人、找关系发几篇文章,混个教授。那些混不上教授的,则带头吃喝。大学的干部把大学搞得乌烟瘴气,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基本上被糟蹋完了。

      与此相对的一个大问题却是,中国大学的干部同样是能上不能下的。只要没有严重违犯法律,基本上可以干到退休。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大学中仍有一批乐于奉献的领导,正是由于他们的作用,才使大学还有一口向前发展的气力。

      在此方面,大学的领导真应该实行严格的任期制、轮流制。

      第三,架子大,官味足,学术行政化。

      大学领导虽然没有什么国家正规的干部,但大学领导的“官架子”还是比较大的,“官气”也是十分足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领导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下级干部和教师身上。甚至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们也善于指手划脚。在有些时候,甚至不容下级争辩。其二,学术行政化。本来学术事务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但领导还是善于用行政、官僚的方式的处理学术事务。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通常领导更善于运用行政手段来处理。无论是组成课题申报,还是课题研究,基本是行政思维,行政作风。这可能也是中国大学虽然科研GDP很高,但却得不到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办事推诿,效率低下。现在在大学中,办一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办一些正常事务也需要“关系”,否则,也得跑断腿方有可能办成。特别是一些大权在握的行政单位领导,架子更大,官味更足。

      中国大学要想真正科学发展,大学领导必须把自己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公仆才行。

      大学领导的这些问题,原因在哪里呢?百思得一解:或许大学领导们忘记了自己的服务、负责对象,或许是大学领导的管理机制、体制出了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广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50848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