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锋
哲学的认识或许比科学更接近真理
2025-9-11 09:15
阅读:616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哲学是认识自然更锐利的武器。搞科学的人也知道爱因斯坦这句话:哲学可以为所有自然科学之母。那么哲学有何德何能可以比科学更接近对真理的认识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决定万物的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过去在,现在在,未来仍在,而且永远不会变。更重要的是,这个规律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要正确地认识它,靠科学的观察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靠哲学的思辨。

不信的话可以问最前沿的科学家,决定人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看看谁能够回答上来!说句实话,科学发展了五百年,不仅至今没有告诉我们决定万物的自然规律是什么,而且还不断试图否定必然性规律的存在,比如量子力学,就用不确定原理否定因果关系。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科学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不过他们都倾向于时髦的哲学。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哲学远不如精密仪器的观察认识自然更为客观实在。但事实却告诉我们,精密仪器几乎骗了所有人。因为组成精密仪器的原子根本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生命系统,它和周围世界中的物质不仅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一个聚,一个散,而且它还和周围的空间同步变化,让你感觉周围世界都是对称的,静止的。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明明随着日地、月地距离的变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引力都是周期变化的,可用精密仪器却测不出这种变化,根源就在于组成精密仪器的原子和引力同步变化。

事实上,哲学并不象普通人想像的那样纯粹是空洞的猜想,它和科学一样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根基,这个根基就是物质的统一性,它告诉我们,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因此,人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是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原理,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自然。哲学就是一门通过认识自我存在与发展的原理来认识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学问。

显然,哲学方法本质上就是系统方法,它根据万物在运动原理上的统一性,通过系统间的类比来认识万物。有了这种方法论,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系统来认识微观系统,从可观察的系统现象来认识不可观察的系统现象,进而得到对自然更本质的认识。

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精密仪器观察不到,但可以用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的类比来认识到。既然自然变化可以引起海水的潮汐效应,当然也会引起人体组织液的潮汐效应。同理,地球表面上的能量循环是水循环,类比到人,人体的能量循环主要也是水循环。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对这两种关系的认识之上的,而西医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造成了中医的不可理解。

那么自然规律到底是什么呢?看看哲学家的认识:

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自我是在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共同反抗同一个目标——外在世界变化中统一起来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每一个人要想存在与发展,就必须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与它在变化上的统一。

显然,哲学家的认识告诉我们的自然规律是物质系统和外在世界的必然性关系,或者说,它揭示的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原理。什么着决定着人,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整体的社会决定局部的人,虽然自然在变,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但整体决定局部的规律永远不会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在几千年前就揭示了这个自然规律的存在,它就隐藏在气理学说当中。气即气一元论,它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理即阴阳学说,其中阴为气之聚,阳为气之散,物质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就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由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是呈系统的,因此,阴阳学说就是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揭示。

看到此,你还以为科学比哲学更接近真理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卫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501426.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